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是获得真知灼见的源头活水。正确的决策离不开调查研究,正确的贯彻落实同样也离不开调查研究。广大党员干部要用好我们党调查研究这个“传家宝”,“调”得精准、“查”得认真、“研”得透彻、“究”得长远,筑牢做好工作的基本功,推动党和人民事业从胜利奔向新的胜利。
精准“调”,锚定调研目标“有的放矢”。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没有充足准备、精准目标的调查研究,就如上战场没有地图和武器,东碰西撞、赤手空拳,终究是阵地失守、落败而逃。党员干部一定要打有准备的仗,迈开步子、走出院子,了解调研地区的风土人情、地质资源、历史文化等内容,掌握第一手资料,进而对调查对象进行精准分类,依据不同类别的工作“有的放矢”的展开调查研究,实现能获得更具针对性、时效性基层一线信息的精准调研。
认真“查”,掌握调研内容“刨根问底”。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调研工作往往是对未知工作探索的第一步,难题险境不足为奇,若要调查研究内容贴近民生、顺应民意,认真笃行的调研态度必不可少。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深入基层看到的都是办法,因此,党员干部一定要求真务实,下沉一线、深入基层,到田间地头、车间码头去了解百姓真实生活,发现真正问题、切实解决问题。在“老大难”问题面前要坚守初心使命,以“钉钉子”的精神追溯问题根源、厘清调研内容,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切实提高调查研究的实效性。
深入“研”,优化调研方式“抽丝剥茧”。常言道:“不通则变。”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地理位置、部门职责、办公条件等不同,经常会出现现有调研方式与实际不相配的情况,导致很多调研不能顺利进行、按期完成,工作效率大打折扣。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学会转变思维、创新方法,研究出更具针对性、科学性的调研方式,同时将调研结果细化整理、科学分析,运用客观理性的思维得出切实有效的建议和决策,确保调查研究真正有助于提升后续工作质效。
常态“究”,增强调研频率“细水长流”。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常态化调查研究是推动各项事业前进的不竭动力。现实工作中经常以走马观花、蜻蜓点水式调研应付指标任务,如此的调研工作既不能为正确决策做出科学依据,同时也会损害自身形象,降低百姓对政府的公信力。作为人民公仆,必须要杜绝“形式主义”不良作风,将调查研究真正贯穿于工作中,日日为继、时时拂拭,以“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清醒将调查研究工作做细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