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整理的《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文章,反响不错,甚至还有朋友私下跟我聊找工作的细节,实话说,我也是一名准备找工作的准就业者,给不了太多有建设性的建议,但是这样的一些现象引起我的深思!
从表相看,大家都在痛苦中工作,渴望什么时候能置换自己适合的工作,可是,从深层次看,我们这一代人绝大多数都是没有太多个性的一代人,有着被规划,从众的心理,同时这也是教育的缺失。
从人类进化论的观点来看,人在大环境里很容易有从众的心理。因为在远古时期,标新立异代表着被排挤,没有归属感,很容易被淘汰出局,这是意味着死亡。中国也有一句话说:枪打出头鸟。所以从众是流淌在人类骨子里的信念,基因,因为从众代表着安全,代表着可以繁衍生息。
从命运多舛的中国近代史来看,在一次又一次的危难时刻,从众更是夹缝求生存的一种方式。
但是我们把这样的一种模式一直延续到了21世纪,影响深远!
学生时代,我们被要求是好学生,迎合好学生的那个群体;选专业时,我们听当下什么火就去选择这一专业;要找工作后,绝大多数的人也是如此,从时代的众。
我是80后,在那个时代,金融和外贸是最火热的2个专业,所以我也选择了金融专业,但是对数字一点都不敏感的我,读的异常痛苦,每次努力还不一定能收获好的结果。工作后,我却茫然了。我根本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做什么有乐趣,也不享受学习所带来的愉悦感。我已经遗忘了自己。我迷茫了,失望了,焦虑了。
每一个独一无二的我们,都被制造成同一个模子里的物品。那个活生生的生命却在一次又一次的求认可,从众中变得黯淡无光。我们有多久没有聆听发自内心的声音?那个在心底呐喊的声音?这里不排斥从众,因为从众有其中的深层意义,但是在从众的同时,能够清晰独立思考,自己当下的行为是如何,那将会有更智慧的选择。也不是说特别支持个性,这里只是想唤起每个人最初为什么要来到这个社会的初衷,无非就是价值和服务他人意义!
所以,请带着觉知去行动,这是我喜欢的吗?我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我是带着爱前进的吗……让我们在每一次清醒的行动中去忆起生命的恩典与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