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是一个孤岛,你永远不可能遗世独立;人又是一座孤岛,别人永远不可能走进你的心里,解开你未完的情节。
人生活于世界之上,最重要的便是寻求与外界的链接,在这过程中,又难免遇到挫折坎坷。为此,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应对方法,来渡过这一些难关。成功了的人,有着各不一样的经历,而失败的人,却有一样的问题。那就是——低自尊。
几年前,我同学虎头虎脑的儿子与人打架了,他父亲喜呵呵问他为什么打别人,答曰,看对方不顺眼。小小年纪都生出了一种高低区别之心,有了自己的评判。
然而,别人对自己有评判,自己对自己有评判么?当然,这涉及但一个问题——自尊。
活着就是存在么?
“我感觉得到心脏的跳动、肺部的呼吸、身体的活跃,但感觉不到自己的存在”,经历PDST的受伤者如是表示。
活着并不等同于存在。我们的身体有需求,当生活顺风顺水时,几乎不会意识到“存在感”的作用。而当心里被打破了一道缺口时,它便汩汩流出。
存在是基于意识的客观认知,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人生何不尽欢?纵欢所带来的欢愉转瞬即逝,而调动兴奋的理由也会用尽。况且,保持内心的幸福感和存在感并不由一时的尽兴能取代。
有一段时间,我特别抑郁,感觉到压抑。因为我找不到生活的意义,也感觉不到存在感。难道一夜之间,人生观都崩塌了么?
存在感和生活的意义并不相同。如果说我所追求的意义,是金字塔顶端的话,那么,存在感就是它的基地。是存在感赋予了意义,而意义并不能反哺。在这个认知架构上,没有搭建好世界观的框架。
如同一个硬币的两面。如果说存在感是一个人对于自身存在的内在感知,那么其在外的表现就是自尊。
什么是自尊?尊严哪里来?
三本耀司说,自我是发觉不了的,它只有通过与比自己更厉害的人相对话,反弹回来才能发觉。这就是对于人际关系的一种表达方式。
关系决定着一个人的存在,是尊严的来源。
为此,先要理解“关系”这一问题。而此关系非彼“走”关系。
这里的“关系”,属于心理学范畴。外部表现为社会性情感。
有两层含义:一种是人际关系,即从自己角度出发,强调与自己和谐共处;另一种是归属关系,即从外部角度出发,强调周围环境所赋予的联系。
人存在于社会之上,势单力薄,必须依附于群体社会,需要连接和归属。
有时,我们受到关系的挑战,而产生伤害尊严的问题。如,不被接纳,被伤害等等。
对于尊严的量尺,有两把,一把掌握在他人手里,一把在你自己的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