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三对于林州的女儿来说是回娘家的日子。初一不让回娘家,否则就会不吉利。从回来老家,也就初一没来,其他时候天天都会来我妈这。
每年拜年,我妈都会说过年什么也不用给,礼也不用拿。因为过了正月十五母亲就会回新乡,家里的东西太多拿的也不方便,甚至我们去姑姑家或者其他亲戚家拜年,我妈都会让我们别买东西,直接拿着家里的。
早上拖着俩娃感觉根本出不了窝,虽然开车也就十来分钟的距离,到了娘家已经10点多了。村里路上停的车是真多啊,孩子爸说是不是你们村的闺女特别多啊,怎么这么多车!那可不是吗?以前我上学的时候我妈村好歹也是3000人口的大村庄了。
去给邻居家的长辈拜年,母亲总嘱咐我见到邻居家的叔婶要主动说话,小时候人家没少帮忙,每逢我妈忙的时候我就会去邻居家吃饭,现在我妈自己在家,也是邻居家来帮忙扫地,给我妈做一些小活,真正应了“远亲不如近邻”这句话。又去给姑姑家拜年,一年没见,发现姑姑真的又老了很多。以前在家里住着经常见,也没有这样的感觉,这几年没有怎么回来,见一次就想感叹时间真的太快,太可怕,长辈都在经历光阴,变老好像真的是一瞬间的事情。
在娘家吃过饭已经1点了。我发现我回到娘家也是属于需要干活的一个,不能抱着指望我哥他们干活的心理,年三十那天他们一家人回来,等我来的时候碗都在旁边放着,侄子侄女是不可能去刷碗的,也不可能让我嫂去刷,我把锅碗瓢盆都收拾了一下。今天也是。想想在婆家我不也是这样吗,哈哈!!结婚十来年了,自己还觉得是个“新媳妇”。
下午听姐说附近修了个玻璃桥,想着无事,开车带着孩子们去转转。得亏过年这几天天气给力,一天比一天暖和。
说是旅游景点,其实就是在山上加了桥,下面有水。有山有水,有桥,就成了旅游景点。
地点在我家附近的清水池。记得小时候经常步行来这里赶会,那时候也没有见到清水池的清水在哪里,本身我们林州最为短缺的就是水了。
清水池应该属于鹤壁的边界了,从网上搜了一下清水池会的由来。
清水河——鹤壁市鹤山区姬家山乡山后中的一条小河,她起源林州洪河,一路东北走向逶迤在群峰山涧之中,潺潺流水淌过黄路坡、新庄河、施家沟、黄庙沟、东顶、西顶、老王岩、师家顶、李家顶,最后入鹤安古洹。清水河是历史上的称谓,同时又叫“娘 娘河”, 还有一种说法叫“女儿河”的。至于何种称谓的变更已不可考究,但不论称谓如何变换,这条小河的名字都离不开清秀静美的描述字样。
“‘据村里老人传说,每逢久旱不雨,周边村庄的人都会敲锣打鼓来到华林洞外的小院求雨,在不足百平米的小院里扭秧歌、跑旱船,人可多却不会感到拥挤。还有山坡放牧人说,常看祈雨人站在半空云雾之中。时至今日,每到农历二月二十二,都是清水池古庙会。
哦,原来以前清水池会是为了秋雨呀!清水池就是从我们村一直延伸过去的河水。
古时清水河上游的河水盛大,尤其到了雨季洪河河水泛滥,故此清水河上游被称之为“洪河”。(这大概就是我们村的由来了)
那时大量的河水向东北流去,到了清水池上段折头向西再拐头朝北,在巨大的岩石间闯出一条通路河水飞流直下,白练倾泻在两岸石旁打造出一个颇为盛名的景观“清水池”。
如今修整过的清水池成了名副其实的清水池。
这个时候水面上呈现两种不同的景色,有的清可见底,呈蓝色;有的地方还在结冰中,可以看到水面环保做得非常到位,没有一点垃圾。
山谷中间还传来了瀑布的声音。
在老家附近能寻得这样一处游玩的境地,也是不枉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