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2.9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①,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②,亦足以发,回也不愚。”退:从老师那里退下。省(Xǐng):观察。私:私语,指颜回与别人私下讨论。
学习的时候要不停地往里深度挖掘,经常反思,学而时习之的时候,知行合一的时候,表面上看起来,像是很愚钝,没有关系,这说明你在自己内心当中真正的把知识转化为了智慧,叫转识成智。相反,很多表达很多的人,未必真正有很深刻的理解,所以我们学贵在理解,贵在能够践行出来。对于任何一个老师来讲,他要的都不是夸夸其谈的学生,而是能够真正知行合一的学生。
这一章讲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他提倡启发式的教学,提倡学生也要有主动发明和创造精神,不满意那种“终日不违”、从来不提相反意见和问题的学生,希望学生在接受教育的时候,能够开动脑筋,思考问题,对老师所讲的问题应当有所发挥。所以,他认为不思考问题、不提不同意见的人,是愚人。颜回在实践上能发挥孔子平日所讲授的,所以孔子说他不愚。
颜回大概是个大智若愚的人,他在孔子讲学的时候,不轻易发表自己的见解,不急于去表现自己的敏捷和锐思,显得很沉默,所以他给孔子的初始印象是个迟滞愚钝的人。然而孔子又发现颜回能在回去之后对所讲学问进行细细地琢磨而不懈怠,做到洞明之后,还能有所发挥。从“愚”到“不愚”,是孔子对颜回的一个认识过程。
思:不假思索问别人问题,表面上看起来很认真,其实都没有深入地思考,那么我们提出的问题可能就会很偏面,因为没有从整体上去把握事情。你对别人的答复也容易起争议,还很有可能变成抬杠。
别人的观点也不一定都是对的,所以我们要学习别人有用的,我们认可的东西,找到最有价值得部分,然后内化,因此不需要多说话。而有的人就喜欢自动抬杠,喜欢刷存在感,但不代表有价值,敢说话,有担当”等等,要像颜回那样“不违如愚”,想明白了再说也不迟。
并不是不能发问,时刻发挥自己的自主和责任,多动脑子思考问题才是正解。大家肯定都喜欢能够调动自我责任的人,巧言令色与有口才是不一样的,有自己的真知灼见才能称得上有口才。
极端者,根本就听不进去或根本就不想听别人说话,这是以己为中心、自大的表现,往往会打断别人的讲话,显得不屑一顾。不会倾听,没有空杯心态,基本的沟通都会成为困难,那又如何知人善任、又如何开阔眼界、精进成长呢......
修:谨言慎行,不违如愚。低调做人,高调做事。不要好为人师就好,别说大话,要说就往小里说,质朴一点。尽量少说,知者不言。
不要主动指正别人,哪怕是最亲近的人,有谁愿意受教育呢,除非有人主动请教。但可以根据氛围一起探讨,一定要谦卑,比如说,这件事我是这么想的,不知对不对、不知当讲不当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