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小的时候一起玩耍,无话不说,到长大了,中间的隔阂就大了,顾虑也多了,各有各的生活压力,生活的交集少了,于是就没有多少话题了。倒是小的时候,无忧无虑,可以玩的来。
不由得想起小的时候,和同龄的小朋友很容易就玩的来,随便一个小玩意就可以玩很久,甚至相约第二天再玩。而且,小孩子对于没见过的亲戚,也慢慢会亲近,而等到长大了,就拘束得多了。
有一个说法是,孩子是夫妻关系的粘合剂,当夫妻间闹矛盾的时候,孩子往往可以起到调和矛盾的作用,孩子一哭,夫妻双方都会去哄,主要精力放在孩子身上,本身的矛盾就忽略了。
当家里来客人的时候,闲坐无聊,有个孩子逗一下也是很有乐趣的,不仅可以打发无聊的时间,还可以拉近关系。有的小孩子本身长得很可爱,大家都喜欢抱一抱,同小孩子很容易产生话题,小孩子也不会拘束,一来二去都熟悉了。
对于第一点,我只是听说给,毕竟没有经历过,至于第二点,确实深有体会。印象中我第一次去小姨家(2007年)就是,在那儿坐着很尴尬,也无聊,虽然她一直叫我去房里看电视,但是我不好意思去,辛亏家里有个小朋友,大概5岁,很活波,也不怎么认生,这就很有意思了,慢慢的陪着她玩耍,打发时间,感觉也就不那么无聊,逐渐熟悉,也就不尴尬了。那个时候我就在庆幸,幸亏家里有个小孩子。
至于最近的这次经历(相亲),那就更不用说,我一开始去她家(10月2日)就是,在一边干坐,搭不上谈话,辛亏有两个小朋友,大一点拿出拼图来,她们在带着她玩,于是我也凑过去,跟着玩,慢慢的搭上话。还有个小一点的,还不到一岁,比较活泼,在玩个皮球,一直往地上丢,需要人去捡,两个人带着玩,慢慢的走进。
到10月3日,去麻城玩,我就意识到,总不能找个地方坐着聊天,聊人生,聊理想吧,还不是到处转转,到处买买买,在买的时候交流交流,不过主要的还是买些东西带回去给她的外甥,她比较在家待的比较少。于是买些零食,买些水果,再去买些小玩意带回去给她的外甥,再就是给她买了个玩具熊,很可爱,手感也不错。估计带回家以后,有吃有玩的,皆大欢喜。总的来说,还是以小朋友为突破口,因为她不想吃些什么,即使要,也不好意思要我去买,干脆说买给小朋友的,带时候大家都可以吃点,皆大欢喜。
有小朋友在,终究好调节气氛一些,不过,随着慢慢长大,会逐渐变得拘束,终究会越离越远,珍惜此刻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