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临时接到通知下午有个项目分享会,让你分享一下你二个月前负责的一个项目,你觉得露脸的机会终于来了,2个月前就己精心准备好的PPT终于要发挥作用了。于是你惬意的打开电脑,却突然发现PPT找不到了,你气急败坏下几乎翻篇了每个能打开的文件夹,最后半个小时过去,你不得不面对从头来做的事实。于是你沮丧的重建起PPT,赶在开会前最后一刻冲进办公室,最后一个垂头丧气的走出了办公室。
上面的场景,相信大部分人都不陌生,我们重视时间,我们更重视这时间背后的劳动成果。对思考过的东西又被迫再次去低水平的重复思考,我们会觉得是对自己的一种羞辱。
同样让我们付出时间脑力的还有学习这件大事,在知识付费的潮流冲击下,我们很容易的陷入大量学大量忘的处境而不自知。花了钱时间心力去学的东西,如果不能让它再次利用的起来,其实就是对自己的辜负,对此我们真的是越来越辜负不起了,特别是在今天这样一个终生学习的时代,如何对待我们所学所思的成果,怎么储存和利用好它们,是一个我们必须严肃对待的重要问题。但还好这个时代即带给了我们焦虑,也给了我们技术工具上的馈赠。我们只要擅加利用好它,就己足矣让我们在学习这件事上事半功倍。
我们一切学习的目的都是为了用,而为了能用和好用,首先我们在信息的收集上入口要广泛,在知识的调用上要高效。而这两者我们都可以利用好工具来很方便的完成。
云技术的发展让移动办公变得非常高效,一切的信息都可以在手机、电脑或其它连网设配上自由交换和存储,所以利用好云技术,将我们一切可能调用的资料文档全面云化,是实现高效办公的第一步。
首先在信息的收集上,根据文件大小不同,二类常用软件可以好好利用:
1、存储大号文件的百度云,百兆以上范围的文件用百度云网盘非常方便。
2、存储中小型文件文档的有道云笔记或印象笔记。
信息收集汇总一定要集中化,入口一定要大
我们平时大部分信息的储存都是分散的,他们散落在微信、微博、相册截图或拍照、得到留言、便签或各类APP里,他们太单一再次被查找调用的概率极低,因此绝大部分最后都沦为无效的垃圾信息甚是可惜。我们知道最好的知识是有繁殖能力的,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得把有用的信息集中在一起,让他们有机会产生二次链接,有链接的信息才是有生命力的。因此在信息的收集上,我们一定要有集中化处理的意识,就是将所有渠道收集过来的信息全部汇集到一个工具上来处理,方便后期整理 归档和调用。
以我熟悉的有道云笔记为例,通过与微信绑定后,所以微信上的信息都可以一键存储到有道云笔记上,非常方便。得到留言、微博或APP等也大都可以直接分享到有道云笔记上。直于便签、相册截图等,也都可以通过手机来处理操作。
也许对一部分人来说,多一两部就己经非常麻烦了 ,但如果你真的是奔着终身学习的目标去的,那这项工作你越早做,收获会越大。以我自己为例,就在前二天我还在为一个心理学上的问题纠结时,我无意间搜索了一我的有道云笔记,我惊喜的发现原来我二年前就己仔细思考过这个问题,而更重要的是这个答案对解决我当下的问题同样非常有效。如果说知识在将来有什么更多复利的话,那从过往思考结果中找到对当下有帮助的知识,节省了重复思考的时间应该也算是其中的一种复利了吧。毕竟越是有用的知识在后面被重复使用的概率就会越高,一次思考重复使用,何乐而不为呢!
调用要高效,养成随时调动的习惯,80%的信息调用后,稍加修改就能发挥作用。
说到搜索调用,方法上大家自然都会,但能否把它当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长期高效的去用却对我们学习效率带来了很大的差别。现实生活中除了少数需要深度思考的信息外,日常生活工作中80%的信息都是直接调用稍加修改就可以的,因此养成调用搜索的习惯,你会发现自己几年前记录的所思所想对当下仍然很有帮助,自己就是一座宝藏。而为了提高效率,调用时的快准狠就显得特别关键。
手机上的云笔记或百度云网盘里面都有比较好的搜索栏,擅用好搜索关键词,就能比较快速准确的找到所以要的信息。对于存储的图片类信息,印象笔记有从图片中识别文字简索的功能,有道云笔记目前还没有,所以在图片存储时最好写上正确合适的标题
电脑安装“everything”,擅用关键词
电脑上首推的搜索软件是“everything” 你可以直接在应用市场免费下载,它能让你一秒找到存在你电脑上所有文件资料的结果,非常高效,用过之后你就根本离不开它了。
有了以上信息的收集和调动工具后,我们的思考弹药库也就组成了,当你需要运用白板或思维导图进行更高质量的深度思考时,可以随时方便的调用,如此一步一步最终打造出我们自己的知识大厦,让知识复利爆发后的惬意生活更快的来到我们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