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们都一样
似乎每一个人的身边,都有一个同期人中相对成功的典范,人们茶余饭后中讨论他,夸奖他,当然,这个人也是我们与别人聊天中的那个“我一个朋友,当年怎样怎样,如今怎样怎样”的主人公。
如今我讲的这人是我的大学室友,我大学中最好的兄弟,我们是老乡,所以从大一开始我们的关系就走的很近,渐渐地我们成为了无话不谈的好兄弟,我们一起逃课,一起通宵,一起去操场看漂亮的学姐。大学过得无忧无虑,从来不学习,考试全靠临时恶补,我们的专业是计算机,我俩一致认为我们不适合做这个岗位,不适合当程序员,既然不适合,那还学什么习,毕业就转行,还不如趁这个时候多玩一玩。
一转眼大三结束了,当时学校在大三结束的假期中还有一个专业的培训,是针对我们实习前的一次比较大规模的辅导与技术实战的学习,我和他既然不打算做这一行了,那我们必然也不想参加浪费时间,我和他大学期间都在学生会任职,所以会接触一些提前的消息和企业招聘信息,我们一起面试了一个公司,很顺利的我们都拿到了这个公司的实习offer,成为了我们班最早拿到实习offer的人,我们窃喜中又有一丝傲娇,看!我们多顺利,还跟他们去学什么啊,我们才不要进入这一行,我俩不断地讨论着班级里其他同学,来显示我们多么“优秀”。
实习在我们大学当地的那个城市,我们在外租了一个房子,开启了自己的职业生涯,每天早起上班打卡,下班打卡,从学生转变为一个职场人让我很不适应,仿佛有很多约束每天束缚着我们,我当时的想法是实习后就去做销售,能赚钱,他当时也没有明确的目标,渐渐的我们在公司接触了足够多的岗位,和了解了各个岗位发展前景和薪资后,我们开始重视当初自己的专业来了,原来我们的专业一进入公司竟然这么贵,然而我们俩的这个岗位实习期间才这么点钱,并且也看不到什么发展前景,突然一天还在上班期间,他着急忙慌得把我叫出去,说自己要走,不打算接着实习了,要回学校参加培训,我说为什么啊?大学我们根本就没好好学专业课,不是都不打算走那一行吗?他说他看了这么多天,还是得学一下,计算机出身的不一定做编程,但是确实得学点技术,好方面发展,于是他开始联系老师,回学校参加培训,我呢接着在公司实习,后来我在想,我们的差距也许从这一刻就开始拉开了。
二、转折开始的地方
他着急忙慌回去收拾了东西,准备回学校,我接着再公司实习,实习结束后回家休息了几个月,准备下半年的毕业,这期间我们也有联系,我所知道的是他学了点东西后,去北京进了一家不大的公司做数据分析,他描述的是用不上什么编程技术,只用一些简单的语言偶尔处理一下就行,主要还是侧重于分析输出报告
毕业后我去了北京,按我之前所想的,进了一家公司做销售,工作了大约半年,他给我电话,说某东公司在总部刚建完,在大幅度招聘,自己运气不错,进去了,我当然也为他开心,然而我却没什么技术,自己脑海中里自己只能做磨嘴皮子的工作,在北京这几年我换了好几份工作,销售、市场,没有专注于某一个行业和某一个领域,偶尔跟他约一下见个面吃顿饭,吐槽着我们彼此工作中遇到的一些趣事。
三、差距拉开到让我有些措手不及
去年我们约了一下,还有几个其他的哥们一起吃饭,他说准备换工作,因为家里给买了房,得换个工资高的,由于他有大公司背景,背景的几个大厂面了一下自己对薪资都不是很满意,后来我们都没有联系,一个月后,他说兄弟出来聚聚,我准备离开北京了,聊天中我了解了他拖猎头联系,面试进了杭州的一个互联网大厂,工资直接翻了三倍,年薪五十万加,祝福中我确实有些羡慕,也许这一次的差距一下拉开太大了,让我有些措手不及。
我一直在思考年轻人从毕业到工作,大部分人怎样设计一个职业路径是最稳妥,最合适的,现在我懂了。
(1)先专注于自己的专业
你总得先把自己的专业学好,哪怕学得并不是很好,但是你得懂一些,不能毕业后对自己专业毫无所知,如果连自己专业思念时间都学得一塌糊涂,进入企业又怎样能有毅力把工作做好呢?别说你不喜欢,毕业准备转行,转行的前提是你先把之前的事情做好,至少证明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毅力。
(2)专注于某一行业
毕业前三年切记经常跳槽转行业,每一行都有一个行业老大地位的公司,想好进入哪一行后,长时间学习这一行的规律,提升自己的经验,至少在一个公司呆两年,然后再找机会进入本行业更大的公司,薪资绝对有机会大涨。
(3)计划好自己的学习规划
根据自己的岗位,计划好详细的学习规划,来多方面提升自己的能力,做事果断,想好后就去学习,只要对你有用,年轻多学东西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4)少被各种创业的文章影响自己
可以去做一些副业,来验证自己的想法和锻炼自己的能力,年纪轻轻创业成功的有,但是概率很少,先学习提升自己的人脉和能力,找准时机后再去创业,现在创业的鸡汤软文太多了,把控好自己,先专注于自己的行业,时机成熟后,再去创业,否则耽误大把时间和金钱不说,会极大地打磨你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