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是枯燥的,但是故事是有趣的。用故事的形式讲述知识,的确是一种学习的好方法。寓教于乐,正合我意。当然,我相信,没有人是不喜欢看故事的。
合上书本的那一刻,我还真是有点意犹未尽的感觉。我还想再进一步学习国文课的知识;还想多了解小伙伴们的学习与生活的趣事;还想再听温和宽厚的王先生的讲课;也想拥有像枚叔一样学识渊博、善于引导孩子的父亲兼老师。故事中最令我痛心的就是乐华中途的被迫退学。无论是旧时代还是现在的新时代,没办法进入学校学习的人有很多。我为他们感到可惜。不是每个人都是乐华这样天赋异禀,可以在离开学校之后还能自学的人,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自身既没有达到开悟的境界,也没有一个高文化的父亲。虽然有些人无奈离开了学校,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学习的终结。学校只是我们获取知识的一个场所,社会才是我们学习东西的大本营。学习不仅仅依靠书本,社会也是一所移动的图书馆。只要我们自己不放弃学习,那么我们在任何地方都可以自学。学习是自己的事情,只要你想学,你就可以立刻行动起来。我们应该树立一种终身学习的理念。只要学习不停止,我们就是在不断地进步和成长。
书中几乎涉及了所有的文章体裁:书信、日记、游记、戏剧、词、诗、小说、记叙文、散文、议论文、应用文、说明文,还说了读法和习字的重要性。其实掌握一点读法的的知识,譬如,声音分为高低、强弱、缓急,当我们演讲或是与别人谈话的时候,就可以采取一定的技巧,使我们的意思能更明确地传达或是感染到他人。生活中总有需要写字的时刻,相信没有人不想写一手漂亮的字吧。写字和其他技术一样,也需要练习。
接下来我想从阅读、鉴赏和写作这三个方面来简略地谈一谈。
1.阅读
阅读的对象并不仅仅是书本,万事万物都是。只是我现在要说的是读书。
(一)如何挑书
一,我们只用读那些对我们有益的,并且我们实际生活需要的书,其余的一概不理;二,我们要读那些紧跟时代潮流的书,切不可读脱离当前时代思想的书。读书需要讲求经济。我们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不只是读书,做其他任何的事都是这样。我们必须要把时间和精力用在有价值的事情上。尤其是现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人们普遍都很繁忙,我们必须要有时间观念。
(二)怎样写读书笔记
如果我们认真思考的话,其实我们可以探讨的问题有许多,绝对不会出现没什么可写的窘境。以下有几条参考方向:一,对于书中某段或某句有疑问,可以就这个问题与作者进行辩证;二,将书中的内容与你的实际生活相联系;三,哪里写得好,写的差,说明理由。写读书笔记,我们最好要用写议论文的态度去对待它,即必须要拿出证据。
2.鉴赏
一,我们只有与作者产生共鸣,才能明白书中所要表达的意思和情感。有时,我们的经验达不到作者那般的深刻,那我们就必须好好积累自己的经验或是动用自己的想象力和思考力;二,我们了解了一个人的缺点,相应的我们就能明白他缺少什么样的优点。这种思考方式一样可以用在鉴赏上。当我们知道了一篇不好的文章的劣势在哪里,我们也就清楚了一篇好文章的优势在哪里了。所以,不好的文章也需要我们认真鉴赏;三,作品的风格也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重点。笼统的说,有阳刚和阴柔两种风格。细致点划分,又可从它的整体情味、用词繁简和辞藻多少等方面考察。
3.写作
(一)动机
我们为什么要写作?明白了这点,我们也就确定了文章的体裁。记录某些人和事,对应记叙文。记叙文又分为记述文和叙述文。前者是静态的,而后者是动态的;表达某些观点和发表意见,对应议论文;抒发自己的心情,对应散文;说明某些事物,对应说明文;为应付某些公务,对应应用文。
(二)方向
三个方向:知、情、意。知是知识,用以说明;情是情感,用以抒情;意是意欲,用以行动。普通人只有普通人的经验,我们只能终身修行,所以知识这一点我们没办法过多的书写,但是我们还可以表达我们的情意。
(三)材料
读书贵有新得,写作贵有新味,最主要的是触发的功夫。你要能够从一件事想到另一件事。譬如,由冬天的来临想到每个人的生命也总会迎来寒冬;由花朵的凋零想到人不会青春永驻;由流水不停向前流去想到时光易逝。
(四)修改
一篇文章大体是由文字和思想构成的。想要把一篇文章打磨的更出彩的话,就需要我们从这两方面入手。文字方面我们需要“使词达意”。日常学习中我们要注意词汇的积累与运用。词汇的种类、意义还有修辞方法都是我们最好应该掌握的。思想的正确与错误、深刻与浅薄,想要做出好的判断决非一日之功,需要我们在生活中不断地积累经验。除此之外,还有一方面也是应该注意的,不必要的意义要删去,缺少的意义要添上,上下文要连接适当,使语句通顺。
无论是阅读、鉴赏还是写作,最重要的都是我们的一颗心在发挥作用。用心去读文章,用心去写文章,更要学会用批判的精神对待每一个作品,当然也不仅仅只局限于文章这一方面,文章之外还有数不清的人和事。这个书名起的非常好,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