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票时严重低估了广大戏迷对教授新戏的热情,去长安现场排队买票失败,受到一万点精神伤害。
不过天南地北的朋友们还是各显神通的买到票汇集到北京来了,毕竟碎片般的社畜日常生活全靠看演出外加基友聚会才能变得连贯起来。
因为是垫场戏之后才进场的,所以完全没欣赏到新编的琵琶曲,落座的时候第一出即将结束,霸王堪堪要败了。
虞姬对于这场决定性的失利对霸王的霸业到底是怎样的毁灭性打击其实并不太清楚,所以项羽归来诉说战况后虞姬并没有慌乱,而是十分冷静的劝项羽等候救兵、胜负本是常情。
她此时所愁的,还是本以为已然定鼎的天下却又杀出个汉王,战火再燃苍生受害,从虞姬的立场这么看天下大势完全没有问题,新编唱词的文采如何可以讨论,但是站在上帝视角硬说开场那几句西皮慢板是圣母心的话就未免太上纲上线。
直到虞姬步出营帐,先听到士兵闲谈,再听到汉营楚歌,意识到军心离散大势危矣,她的那句“哎呀”中才有了颤意。听到项羽哀叹无颜面对江东父老后,二次劝酒时的声调便与前面截然不同,“妾妃献丑了”一句更是全然的诀别口吻,对大王的下拜直看得人不胜唏嘘。人物感情层层递进,火丁在表演层次上把握得极佳。
火丁演绎的这个虞姬,比梅派的虞姬表现得更刚烈。随军多年而非金屋藏娇,再柔弱的人也会染上些许英武之气,何况身边人是勇冠天下的霸王。她既然能敏锐地意识到四面楚歌对霸王意味着什么,自然也就能根据眼前的形势迅速做出助霸王脱身最有利的选择。她不是在汉兵杀来时才迫于形势自刎,而是在剑舞开始前就与君决绝了。在血肉倾轧的天地间,有人偏要最长久的相爱,所以她甘心赴死;在四面楚歌的灰暗里,有人偏要最炽烈的光芒,所以她剑舞婆娑。
因为本次剑舞加了长长的剑穗,很多人都为这捏了把汗,据说坐在一楼的大家看剑舞时紧张无比,生怕出什么差错,不过坐在二楼前排的我倒是完全没有这种担心,二楼俯视视角可以清楚的看到跟随虞姬身形的剑穗走势,知道在这种十二分的小心翼翼下顺利完成动作毫无问题。不过也正是由于这种小心,首演的动作与之前看到的彩排动作相比就没有那么舒展流畅,相信继续打磨下去十月的上海演出效果应会更好。毕竟多年的看戏经验告诉我,火丁从不让人失望,以前如此,现在如此,今后必然也是如此。
像我这样兴趣广泛墙头林立的人,在国内外看舞台演出时常会心生感慨,舞台上的TA分明值得更好的合作资源,只是世事难以尽如人意各地皆然。从这次霸王别姬的演出来看,火丁的唱念做表已经到了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地步,她已经尽其所能完成了她的分内之事,作为观众实在没什么可挑剔的……只是戏票越来越难抢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