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者是谁?是我,不是说我是那个雕像,而是11月参加Rene私享会活动的时候,贝尔宾的团队角色,我是思想者那一类。有趣的是,做练习的时候,人家行动派那一组都做完了,我们这一组,六个人有五个都手托着下巴在思考,还有一个人在写白板LOL。
所以我自称为“思考者”。
去年双十一就快要到双十二的时候,报了丽琼老师的思维导图课,是她管理师的第一期课程,那个是我去年双十一最大的单笔消费但是也是最好的一笔消费。原本只是想拿个管理师资格,学习一个工具,也没有想过要怎样,但是今年被“逼着”去做了分享,去教了课,然后想想还是要更扎实一些,于是11月去了管理师班复训,就被安利了考级。考级结果还没出来,但是过程也足够戏剧性。
其实老早丽琼就说了有这回事,夏天都已经有一次了,但是我们这群实用型选手根本没想着去考:实话说我不是个考试型选手,而且当时正处在自己离开企业、转为半自由职业的过渡期,加之北京上海来回折腾,实在是没有体力和精力去想这回事。冬天的考级我也看到了,就自动忽略了。但是在去第五期管理师复训的时候,他们谈起考级,我听起来,觉得貌似也没有很难,而且是世界级的专业的考试,最难的三级是听记,而听记对于视觉引导师来说,不算难事,只是我没有用思维导图的形式记过----基本上听记我更喜欢用涂鸦笔记。所以当时就想,那就报名吧,反正至少一级自由创作总归可以拿到吧。
你要知道目标定得不高,就没有压力,于是我就报了,我当时还以为,报的就是一级考试。报名的时候距离考试只有一周,丽琼说:我不接受没有准备的失败。我,作为一个思考者,当然懂,我说是的必须练习!
然后各种各样的事情接踵而来,都不算大,但是时间占得满满的,每天十点多甚至更晚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之后真的没有脑力和精力再出图,就这样时间很快过去,而且我发现原来是考一天,三个级别一起考,考过几级给几级!一起考试的还有一个小学生和一个初中生。我这个偶像包袱啊,立刻来了,这要是人家小孩过了我没过的话......我倒是在自己困得很迷糊的状态下还是过了两次评分标准,还有咨询了一下考过的人的经验,感觉稍微安心了一些,其实已经是最后一天,说啥都来不及了,也只能去考了。
12月的第一天,一大早就起来去考试,收到小伙伴Rikki的微信:加油,过三级!
一时间心里好暖,我一直觉得自己很幸运,有这样支持我的伙伴,忽然觉得享受过程就好。
而且丽琼的场子,总是美丽而心情愉悦的。
刚开始的时候真的有一点没有状态,第一场自由创作开始的时候,我其实晃神了大概1-2分钟好像发呆一样,后来才慢慢开始画,好在绘制导图和画画、跳舞、写作等事情是一样的,投入进去的时候,别的也就忘了。58分钟的时候我已经画完,又用了半个小时的时间精细化美化了一下,时间过长我又怕自己画蛇添足,所以就交了。
感受一下整体气氛。
第二场是阅读分析,一本杂志,在2小时之内画出思维导图,这个时间就比较紧了,但是我觉得中心图还可以更美一些:中心主题《书写的故事》,我画的是一支手拿着的毛笔落在一个卷轴上,变成鹅毛笔和现在的钢笔,有历史长卷的感觉,但是色彩不够浓烈美丽,最后的五分钟又加了一些色彩。我又十分纠结章节内容的逻辑,所以时间比较紧张。
不过最紧张的还是第三场听记,我真的是到了最后一刻才停笔,而且还有十分钟的时候我还有接近两个分支没有画完,好在最后一个分支是演讲的结尾呼吁,所以很快。
照片顺序是乱的……没有排,反正晓冬总能把我们变好看,化腐朽为神奇的摄影师哈哈哈。
还是很喜欢自己认真的样子。
这一天画了四个半小时出了三张思维导图,我这人的好处就是过去了就过去了。晚上和伙伴们吃面接着听傅婵分享的时候我已经放飞了自我,冒充小朋友十分开心。还有颁证仪式,上海俱乐部的管理师队伍不断壮大!不过结束的时候感觉自己的大脑已经被掏空了。
过程略去,附上我的涂鸦笔记和丽琼的思维导图笔记,对于大家和小朋友沟通都特别有帮助呢。学习到了很多,对于小朋友,更要不设限、有耐心,也要求老师和家长有很好的洞察力和沟通能力。
总结:
1. 真的要学习,还是要考级,也可以反过来逼迫自己学习。
2. 老师和小伙伴很重要。
3. 教学相长,学会了尽量去分享。
4. 思考者必须有类似的事情逼着才会行动......
5. 行动力很重要,还是要提前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