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心得
001 童年的重要性
我以前听说过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成长很重要,可是万万让我没有想到的是,原生家庭和童年会对一个人的感情,甚至找伴侣也有很大的关系。
回想一下自己的经历,童年还是比较幸福的,有爸妈的陪伴和爱,有时太爱了,在初中的时候都有些不听话,但是高中以后就比较能体谅父母了。
书里提到找伴侣会找相似父母的,我发现我对象就有很多地方特别像我爸爸,我一直和我爸关系好,我和对象刚开始我是抱着玩的心态,最后深陷全是被他身上的品质和性格所吸引了。
虽说有这些原因,但并不影响我两相处,15年在一起到今年,两个人笑过哭过闹过,但是从来没有分开过,彼此也很珍惜,我会推荐这本书给他看,让他更了解爱,我也希望我们可以一直彼此相爱。
002 多从自身找原因
每次有什么事情,我都会去刻意的埋怨他,甚至责怪他,他总有办法让我开心或者释然,这一点是非常喜欢。
其实大部分时间,都是我去计较一些小事,很多时候的矛盾都是我挑起来的,我也会围着一个小问题一直纠缠的说个不停,直到让他发怒,然后我自己情绪极度低落。
不得不这个从自身找原因这个点,一下子让我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有矛盾时先想想自己有没有错,再去和他探讨。
003 夫妻床头吵架床尾和
我爸妈在我初中以前基本上是三天两头吵架,甚至还冷战,但是只要我一有什么要求,比如要吃什么东西,他们两一起商量做,尤其我一生病,上一秒还吵的不可开交,我一哭他两就来安慰我了。
现在爸妈基本不吵架了,有时候有分歧也会笑着说几句就好了,要么就是爸爸一直沉默等妈妈唠叨完,再开启自己的理性思维说一堆道理,等妈妈缓过神来,有时就会说你好像说的对哎。
再比如我和我男朋友,很多次因为一个点,说的不和,我就把自己气个半死,先是两人先冷战,之后他就来给我说,他只要说一句,我能写长篇大论的委屈给他说,他每次都嘲笑我,又写作文了呀,我每次写完他都相应的回复我,这样他更了解我了,我也更懂他了,我们有立马和好如初,甚至还比以前更好了。
读书笔记
001 小知识 强迫性重复
一百多年前,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在对他的孩子进行观察时发现,孩子在经历了一件痛苦或者快乐的事情之后,会在以后不自觉地反复制造同样的机会,以便体验同样的情感。
这位心理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为强迫性重复。
在人际关系中,强迫性重复可以理解为一个人小时候形成的关系模式的不断复制。
譬如,一个人小时候的关系模式是信任,那么他就会不断复制信任,最后不仅能赢得一般人的信任,还能赢得那些很难相处的人的信任。按照心理学家曾奇峰的观点,是这个人自己教会了那些难相处的人去信任他。
相反,如果小时候的关系模式是充满敌意的,那么他就会不断复制敌意,最后他不仅对那些与他有冲突的人充满敌意,对那些本来对他很好的人也充满敌意,最后这些人也真的从友善转向了敌意。可以说,是他教会了那些本来对他友善的人转而提防他。
当然,这一切都是相对的,因为他在教别人的时候,别人也会教他。
不过,这种“教”,是在不自觉的情况下进行的,所以更正起来尤其困难,这让我们忍不住悲叹命运。
恋爱:两人强迫性重复的双重奏
002 男人和女人建立亲密关系,习惯了幸福的人,会在这个关系中制造爱,而习惯了不幸的人,会在这个关系中制造恨。
重复是因为我们惧怕丧失预见力
强迫性重复无处不在,就好像是我们只习惯拥有过的生活,如果现在的生活变得与过去不一样了,我们就得做点什么事情,把现在弄得和过去一个样。
要建立好的强迫性重复,最好的办法就是父母在孩子童年时给他爱与支持,同时尊重孩子的独立性,给予他足够的信任。那么,孩子就会学到爱、信任、独立与自强,并把这些好的东西不断地在他的人生中进行一遍又一遍的重复。
003 小知识 七年之痒的由来
“七年之痒”是一个舶来词,源自美国著名影星玛丽莲·梦露主演的同名影片。这部影片是一个轻喜剧,讲述的是一个结婚七年的男子在妻子去乡间度假后,被刚搬来的风骚的女房客撩拨得心猿意马,整日对其想入非非,但最后还是幡然省悟,悬崖勒马,回到妻子身边。
按照词义,七年之痒很容易被理解为到婚恋第七年才产生的不轻不重的问题,一般常被称为审美疲劳。
不过,在我看来,七年之痒并非指到了第七年才产生问题。其实问题早就产生了,但两人都在忍受,都在给对方也给自己留点机会。然而,到了第七年,再也不愿意忍受了。
所以,七年之痒并非仅仅是轻轻地痒,而可能是大问题,因为许多婚姻或恋爱是在第七年结束的。
004 爱情,是对再一次重复童年的憧憬,这就导致了这样一个结果:童年美好,爱情就重复了美好;童年不幸,爱情就重复了不幸。
005 一个懂得爱的人,会一直懂得爱;但一个不懂得爱的人,会一直不懂得爱。爱的能力,和年龄关系不大。
006 恋爱,其实是将我们在童年时与父母等家人形成的内在关系模式淋漓尽致地投射到成年后与爱人的外部关系上来。这种投射是相当恒定的,与年龄关系不是很大。
一个内心较和谐的人,会愿意自省。于是,对这样的人而言,他的确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懂得爱。
006 不管一个人看起来多么在乎他与朋友或同事的关系,这种关系所产生的情感深度,其实远不如情侣关系。于是,一个人在处理与朋友和同事的这类关系时,可以较好地运用理性,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但是,在深度的情侣关系中,没有谁愿意控制自己。
007 爱情悲剧,都反映出两个信息:第一,危险的信号很早就被当事人感觉到了,但当事人没有尊重自己的感觉;第二,每一个自由恋爱导致的悲剧,都是自己的特定心理主动推动的,不管你看上去多么无辜,做得多么完美,你的爱情悲剧,至少有你一半的原因。
一定要尊重自己的感觉,它比这些教条更真实、更可靠。
此外,一定要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多反省自己,而不要总玩归咎于对方的游戏。
自省能力是最重要的人格特质。如果有人让我就“该找什么样的恋人”这一点提建议,那么我要提的第一条建议是一定要找一个有自省能力的人。如果一个人缺乏自省,拒绝自省,那么,他的那些看似美好的做法中,一定藏着危险的潜意识的陷阱。
008 期待妈妈的怀抱,和改造梦想相比,是危险的,因为前者的主动权在对方手里,而后者的掌控权,在自己手里。所以,婴儿时的一个脆弱的渴求,变成了成人时一个强有力的诉求。
009 至于“乏味的配偶”,我深信,只要两个人用心相处,那么慢慢会明白,没有哪个人真的就是乏味的,每个人都很精彩。
010 经营感情其实是一种能力,它需要安全感做基础。安全感高的人自然懂得经营感情,而安全感低的人自然就倾向于逃避问题并幻想正确的人。
011 在亲子关系中,一个孩子会有这样的想法:如果某时父母愿意与自己亲近,他便认为这时的自己是“好”的;如果某时父母明显与自己疏远,他便认为这时的自己是“坏”的。
013 海灵格讲过这样一个寓言:
一头熊,一直关在一个极其狭小的笼子里,它只能站着。后来,它从笼子里放出来了,可以爬着走,也可以打滚,但它却仍然一直站着。那个真实的笼子不在了,但似乎一直有一个虚幻的笼子限制着它。
这也是我们每个人的故事。我们长大了,离开了家,但我们仍然一直待在一个虚幻的家中,并继续沉浸在从家中形成的逻辑里。
譬如,一个玩依赖游戏的男人,在家中,依赖可令父母对他更好,所以他会一直觉得依赖时的自己是“好我”,等他依赖时,别人就会亲近他。然而,当女友因厌倦他的依赖而表现出对他的疏远时,他会变得更加依赖。他这样做,是因为他潜意识上认为,他越依赖,别人会越亲近他。这种潜意识阻碍他如实地看待问题。
014 如果你是一个依赖成性的人,你渴望改变自己,那么,你不仅需要培养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更需要去好好审视自己内心深处的逻辑。
015 我们都不容易看到并尊重恋人的爱的逻辑,相反我们都执着在自己的爱的方式上,并认为这是唯一正确的,这就导致了孤独,并且越相爱越孤独。
016 吵架也是磨合。每一个亲密关系的开始,其实双方都没有看到对方的真实存在,我们都是在很大程度上将自己脑子里的爱人原型投射到对方身上。当发现真实的爱人和幻想中的爱人不相符时,我们会渴望真实的爱人朝幻想的爱人方向变化,但真实的爱人一定不大愿意。反过来,真实的爱人也在对我们做同样的事情,而我们也不愿意。于是,两人由此产生意志的较量。但这个较量过程自然也是一个相互了解的过程,最终,在一个健康的亲密关系中,较量的双方都失败了,谁也没有改变谁,同时又通过这个过程了解了彼此,而后就可以看到对方真实的存在,并与其打交道了。
从这个意义上看,吵架也有相当的积极意义。
016 维雷娜·卡斯特在《怒气与攻击》中所建议的: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问一问自己:自己是否通过语言、态度、姿势等伤害过别人,并在这样做时装作若无其事甚至和颜悦色?如果你经常这样做而自己并未意识到,那么,你就应该反省一下自己,看看你的自我定位是否出现了偏差,看看你同别人的关系有哪些不正常。
017 并非所有人谈恋爱都是为了追求幸福和快乐,很多人其实更在乎永远正确。他们谈恋爱,仿佛是为了和这个人建立这样一种关系:你永远错误,而我永远正确。
这是一种病态的心理需要。有这种需要的人有强烈的欲望,要在亲密关系中论证自己永远是对的。为了达到这一点,他们会对恋人或配偶实施病态的控制。
018 海灵格说,一场感情,无论其变得多么糟糕,但做出结束的决定并将其提出来,都不是很容易的事。因为,主动提出分手的人,显然应该承担更大的责任,更容易被斥责为“情感刽子手”,被认为是伤害这场感情的肇事者。我们不想这样做,不想被外人斥责,不想留下口实让对方指责,也不想承担由此而带来的内疚感。
019 真爱,需要决心、勇气和真正的责任感。懂得真爱的人,要为对方负责,但同样需要对自己负责。那些一味在恋爱中扮演“永远不会错”的人,其实恰恰是不懂得真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