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我在盖州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随李博士进行学习和进修。在舅舅家借住了近半年的时间,期间我为舅舅家保姆的儿子提供了三个月的免费医疗服务。
有一天,我从附属医院回家时带了一个针灸模型。阿姨问我:“帅哥,你是针灸医生吗?”
由于有些疲倦,我只是点头回答了阿姨的问题。阿姨小声问我:“你能给我儿子看病吗?”
我打开微信二维码,让阿姨加我为好友,她不好意思地告诉我:“她没有钱买智能手机,都用在儿子的治疗上了。”
中午吃完阿姨做的饭菜后,我开着舅舅的SUV去了阿姨住的城中村“棠下”,距离有些远,开了一个多小时的车程。阿姨的儿子问我:“医生哥哥,你上门给我看病需要花费很多钱吗?我爸妈为了给我看病甚至卖掉了家乡的房子。”
我了解到阿姨的儿子因为车祸导致了“脊柱爆裂性骨折”,术后康复进展不理想,所以他们四处求医花费不菲。我回答阿姨的儿子说:“我每天都吃你妈妈做的饭菜,这是出于友情而上门治疗,不需要收取任何费用。”
我把这件事告诉了舅舅和陈老师,大家都希望能够帮助阿姨的儿子。因此,每天早上六点,我开着舅舅的车去阿姨家接她的儿子去附属医院接受治疗和康复训练,下班后再把他送回家。在李老师门诊休息的日子里,我则乘坐地铁和BRT前往阿姨家为她的儿子进行治疗和训练。
我有一个阿姨,她的丈夫在从化养家禽和山羊。每周,他会给我和舅舅送新鲜的食材,然后阿姨会烹饪美味的饭菜。
经过连续三个月的努力,阿姨的儿子的情况有了明显改善,从原本需要坐轮椅,逐渐能够使用拐杖行走。在阿姨一家的帮助下,我也增加了13斤体重,但同时也出现了一次痛风引发的尿酸升高。
我结束进修后回到了湖洲的工作单位。在我离开之前,我将阿姨的儿子托付给一位在中山医康复治疗专业毕业的好朋友。我每周通过录制视频指导阿姨的儿子进行康复训练,以跟进他的进展。
阿姨的儿子非常自律,在我离开盖州后,他一边上学,一边坚持每天进行康复训练。整体康复情况良好,他能够慢跑3-5公里。在2018年的高考中,他被衡成师范学院录取。
2019年,我的单位派我去东华大学附属医院参加康复类的学术会议。阿姨的儿子特意邀请我去衡成一达广场的"宽窄巷"品尝川菜。我看到他不仅身体康复得很好,还能考上本科,心里感到非常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