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
今天是我日更的第390/400天
今天最后两门科目,古代文学史一和语言学概论也考完了,我估计都能通过。
简单复盘一下今天的考试经历。
昨天晚上有三个小时的时间来复习,我本来打算这两门科目各分一个半小时的。
但因为语言学概论好久没复习了,所以我先复习了语言学概论。
我整理了历年的名词解释和简答题,但这个太耗费时间了,所以我实际上只复习了一个小时的语言学概论,古文史一没复习。
整理历年真题寻找规律这种工作,其实应该在学习阶段去做的,考前再做的话确实有些晚了,我整理出来之后没有多大的参考性,根本的方法还是要多看资料多看知识点。
今天上午先考古代文学史一,考试前挤了两小时,抓紧时间复习。
主要复习先秦时期的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以及两汉时期的诗歌辞赋,以及唐代的诗歌。
魏晋南北朝太多太杂了,所以没怎么看。
事实证明,是有效的。
所有大题基本都会,没有陌生的题。
论述题之一,高适岑参边塞诗的异同,虽然没有详细举出作品例子,而且有个作品还写错了,但两人的艺术风格我都写上了,应该不会丢太多分。
另一道论述,乐府诗的文学成就。
我在背的时候,是分开背的乐府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没注意到文学成就这个说法。
我一开始还有些慌张,为了稳妥起见,我把两个内容都写上去了。
考完后看资料,我才发现,文学成就确实要把两个内容都写上才行。
古代文学史一我投入复习的时间比较多,是我第一个运用番茄钟进行背诵的科目。
里面的重点内容我都着重背,实打实地背,背得嗓子都累了,所以说确实有成效。
有些题目尽管答不出来标准答案,但是我可以把自己的见解写上去,答题卡我基本上全写满了。
吃完午饭回宿舍,我就开始复习语言学概论,就是一遍一遍地看知识点。
进入考场拿到试卷之后,马上看题目,有两道大题拿不准,不知道该怎么答,心里一下子有些焦虑,马上开始回忆。
后来有一道大题想到了,应该是正确的,还剩一道题确实想不起来,但我也想到什么就写什么了,不能空卷。
出考场之后一看,那道题果然答偏了。
语言学概论毕竟是学术性的,很多概念是陌生的、新接触的,虽然研究的是汉语文字,但研究的角度不熟悉,所以没有建立太深的联系。
我又在软件上看了一下别人分享的考试过程,有些人说“汉字的超时空性”很偏,网课上老师没说过。
我当时看的时候,也这样觉得,而且感觉和其中一道论述题“汉字基本词的特点”有重合,只能把自己的见解写上去了。
我看网友的评论,这道题在教材里有介绍到。
但我没买教材,所以不知道。
不过无伤大雅,这门课程应该也能过。
两天考试结束之后,确实是放松了,但也没有太狂喜,毕竟考前极限备考还是比较狼狈的,现在能通过考试,确实是我之前两个月有所付出,是我应得的回报。
下面两个考期,我要更认真地备考,让自己更从容。
我是郑懿,追求持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