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的素质高低和能力强弱,不仅事关干部队伍的整体形象,更决定着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作为新时代的领导干部,关键要做到觉悟高、格局大、胸怀宽、心态正、意志坚。这需要从战略思维、抓主要矛盾、善待团队、协作共事、开拓创新五方面提升领导干部能力。
作为新时代的领导干部,承担着带领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谋发展、创事业的重任,必须具备与领导职务相称的素质和能力,而领导干部的素质高低和能力强弱,不仅事关干部队伍的整体形象,更决定着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
在提升领导干部素质方面,关键做到“五个要”。
觉悟要高。作为一名党的领导干部,首要的就是政治觉悟。必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大是大非面前,必须头脑清醒,立场坚定,自觉站在党和国家大局上想问题、办事情,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把中央精神和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将党的大政方针不折不扣落实到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常怀爱民、忧民、为民、惠民之心,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始终站在人民的立场,用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果,赢得人民群众的认可和拥护。
格局要大。明大德,铸牢理想信念、锤炼坚强的党性、对党要绝对忠诚。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风浪考验面前无所畏惧,在各种诱惑面前立场坚定。看大势,始终站在时代前沿和战略高度观察、思考和处理问题,既立足当前又放眼长远,既熟悉国情又把握世情,既要从微观上找方法、添举措,又要从宏观上把方向、找路径。有大局观,正确处理好整体与局部、集体与个人的关系,坚决做到个人服从组织、局部服从整体。看长远,必须树立正确政绩观,自觉认识和把握客观规律,系统思考和谋划发展大计,有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自觉防止和克服鼠目寸光、急功近利、劳民伤财,创造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政绩。
胸怀要宽。一心为公,要有“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责任和担当,始终以国家的利益为重、人民的利益为重、革命事业为重,不谋一己之私,不图个人功名。光明磊落,堂堂正正为官,处事公正廉明,无私无畏,做人坦坦荡荡,身正影端,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敢于自我揭短亮丑,敢于用不折腰的浩然正气,抵制各种歪风邪气。容事容人,要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襟,用他人之所长容他人之所短,善于同不同经历、不同学历、不同性格的人打交道,对他人非原则性的问题和不足多包容多理解。善于听取不同的意见和建议,要有“兼听则明、偏听则暗”的觉悟,遇事拿得起、放得下、挺得住。
心态要正。树立正确的权力观,领导干部要时刻牢记手中的权力来自于人民,要时刻牢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要时刻牢记“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强化公仆意识,用好手中的权力,为人民服好务。正确看待得失,坚持辩证思维,心中有架天平,做到得意不忘形、失意不失志,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得失,以豁达的胸怀看待名利,不为浮名所累、不为私利所缚、不为权欲所惑,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甘于奉献,领导干部要有舍我其谁、奉献自我、牺牲自我、向我看齐的大气魄,对工作任劳任怨、尽心竭力、善始善终、善作善成,真正担起人民重托,挑起历史大任。廉洁自律,树立正确的地位观和财富观,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真正做到清正廉洁,绝不贪赃枉法。把做一个群众称赞的好官、清官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而不是把地位的高低、财富的多少作为衡量自己成功与否的标准。时刻自警、自省,管好自己的心不贪不占,管牢自己的手不拿不要,管住自己的腿不跑不送,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自己。
意志要坚。敢于担当,特别是在当前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的关键时刻,作为领导干部必须要勇于正视矛盾问题,在困难面前迎难而上,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向顽瘴痼疾亮剑,做到关键时刻能豁得出去,真正成为战风险、渡难关的先锋模范。敢于斗争,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挑战,领导干部要始终保持共产党人敢于斗争的风骨、气节、操守、胆魄,切实把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做实做好。保持定力,不为任何风险所惧、干扰所惑,扛得住大事,面对复杂局势、矛盾和问题,既要沉心静气,又要执着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