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尾牙聚餐,z师兄习惯性地让大家小酌,作为组局人,我也不好扫兴,照旧陪喝了一圈,微醺头疼胃不适之下,回到家也就直接睡了,没有写下很多意识的律动过程。所幸昨天小家伙也放电放尽了,也是倒头就睡,完全没有再闹腾。这个小人儿跟我参加年末尾牙,想让他感受一下来自不同专业领域的朋友们相聚到一起碰撞出来的火花,以及尽管初次见面也可以很亲切亲近的可能性。小人儿整个尾牙期间表现整体不错,安安静静剪了一会纸,开始有点慢热,后来主动去跟每个人说你好,再给大家倒水(虽然是用小杯子,水也不知道是不是自己喝过)。席间吃菜还算安静,只是小人儿的全面占有期还没过去,一开始想要把所有的酥不腻烤肉卷皮都自己吃掉,跟他再次强调了一下餐桌礼仪,看看下次他会如何表现。虽然餐桌礼仪还需要规训一下,但在大方表达自己的意愿这一点上,反而是对我日常教育方式的一种正向反馈,值得肯定。
许久没有聚餐的路小缦餐厅,整体水平还算在线,整个环境氛围还是不错的。中式美学的布置之下又不失现代柔软温情的感觉营造,菜品比不上很多宴饮的高档,但也有私房菜的精细,性价比比较适合。总计下来3500多自带酒水的消费,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只是要收80元所谓的自带酒水清洁费这一点,稍稍让人感到不适。不过或许其他地方不收清洁费,也摊入了菜品里,不如这样来得明码标价。凡是还是都要多面看待。
言归正传。放在过去,我会对一群陌生人因为某个共同的交叉点比如曾经念过的学校、参加过的组织而聚到 一起有一种微妙的不信任感。但现在却有了完全不同的认识。曾经记忆里的校园,因为校园而或多或少留在大家生命里的共同的气质和行事方式,就是会在内心里激起不同寻常的认同感。人类社会关系的拓展、维系和加深总是要有某种机缘。人世之大,人性复杂,关系的遴选与信任的建立,本就充满各种荆棘与玄机。假如因为同一种爱好、同一段回忆而有一个相对指向内心的起点,也因此在同一个圈子里多一份公共契约式的约束,自然要可靠许多。如果再幸运一点,真的能因此遇见同声同气的人,那幸莫大焉。
昨天聚餐的两张新面孔也让人惊喜。HL集团的lw,一开始就有四川学联、青联主席的身份,而后一到杭州就有校友总会的联络办负责人介绍到浙江校友会。细想下来,一来本人优秀,二来家世也可想而知。虽然一开始他提到自己从小地方考学而来,现在这种教育的阶层化已经很难再突围超车,然而哪怕是小地方,要企及现在的高度,也是需要上一代有相当的觉知。还是很喜欢这个学弟的坦诚谦逊,聚散随缘,期待能有契机可以更加深信任关系。另一个是侨联的xxy,之前短暂的在苏夏车里的交流,觉得他是比较务实的人,虽然也带着工作能有更多联系的私心,但也是气场预判之下才相邀。昨日一宴,颇有见地思辨之力。诚然,也可能是道行不浅,在何种场域说何种话。这也是一种生命的领悟,同样是我要修行的内容。不同境界的人,运用这种能力也很不同,来回切换输出方式,同样可以都指向内心真诚,而不是势利客套。前者会有能量加持,加深关系,后者求仁得仁,获得的想必也是同样的利益交换。晓花姐姐也很惊艳,一个人带两个娃,支持从邵逸夫医院去援疆的先生,还兼着fb医院办公室主任的工作,对医保医改的认知和国家真正意图的普及让人倒吸一口气,也更看清现实的真相。以时间和默认不作为的方式用wuxiaoyao让看不起病买不起jinkouyao的人更早离开,减轻老龄化给医保系统带来的压力。与lw的集团一直在研发的自体干细胞储存与回注技术两相照应,未来的健康蓝图就是属于那些占有更多资本与资源的人。最好的技术和药品未来都会向私立医院集中。
复盘今年自己组局中的种种,几点需要改善:一是以前组局都会关注每个人挨个介绍,今年让新进的面孔作了介绍,却忘了向新进面孔大致介绍其他人,这个对新人的感受性不太好,可能会感觉没有收到尊重。二是纪念伴手礼方面,要早做准备,如果以后再组局,可以在网上挑选一些定制的小纪念品,印上自己专属的logo和聚餐纪念语之类。最好是实用性和观赏性兼具。今年匆匆买了甜点做伴手礼,性价比不太好。三是关于是不是要主导饭局话题,过于输出个人形象和专注的内容,这一点要随机应变。根据就餐人的专业特长去抛出一个大家都会比较关心话题,让所有人可以参与到某个人专业领域的话题,给与这个人输出表现提供知识价值的机会和时间,对输出者和倾听者都有收获都比较满意,相比单向的硬输出,这样显然更自然温馨舒适。今年席间再次推介了zchf师兄女儿的书,也的确是因为真的赞赏这个小姑娘以及师兄的教育方式、卷自己的模范行为,而的确也没有比推介优秀的孩子更能让一个父亲开心的了吧。借我的口去说出师兄想说的话,绝佳吧。就算是我的小心机,也值得肯定吧。真心推介别人,也是对自己自信的一种表现。这是很大的进步。
唯一糟心的还是那个没得选的母亲。居然说出我的宴席有人说忙碌没来是因为找借口。只想骂人,当场就情绪愤怒。我邀请的人,是可以找借口不来的,是可以不尊重我的;我邀请人,是那种讨好的一定要别人来的态度。想想这里面的潜台词,是一个母亲该有的么?
静下来想,这种人,如果不是母亲,也就是个自己没朋友、不提升自我还觉得其他人都比自己糟糕的井底之蛙。眼里看不到自己的局限,也不知自己究竟想要什么,却还满眼都是别人的不是,身边的人每一件事做得对。一辈子以控制别人为自己的生存价值,发现孩子自立自强就充满不安,从每一个细节包括付款单企图窥见蛛丝马迹。如果不是母亲,我连愤怒都懒得愤怒。既然是母亲,其实也应该脱离愤怒,而应该逐渐不怒自威,偶尔晾一下这种母亲,让她自我体会一下那种惊恐感。原生家庭是有原因,但如果到了60岁还没有任何自觉,还在胡闹,那么就怪不得任何人了。
缘起缘灭,就算因为终究不同圈层而离散,也曾经在人生里留痕,已经很美好了。还是一句话,修行自己,链接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