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偶像周一围。
我写自我介绍的那一篇提到我喜欢周一围一样有趣的灵魂。好吧,应该解释如何有趣,写些东西了。
有一天刷微博,莫名刷到〔美亚在港村〕执笔的周一围专访,突然觉得和偶像比还是差了十万八千里。
有许多人不喜欢他,我觉得挺开心的,就像北野武的电影,也有一部分人不懂,然后就下定义说不好看,但北野武说不想拍人人都看得懂的电影,我们也喜欢不了人人都喜欢的人。
周一围给人的印象是什么呢?自负、装逼、油腻,不喜欢他的人都那样评价他,其实是来源于原生态的一个人,不加矫饰地出现在光怪陆离的演艺圈的一个误解,这感觉就像你欣赏的青山绿水里安插进海市蜃楼。
我看过他的访谈,记者问他:“你的人生座右铭是什么?”他说人生这个东西没办法用一句话来解释清楚。后来我想了这个问题,的确是每一回,让我填调查问卷之类的,要求写座右铭,我都要盘桓半天,然后去问度娘,选个看上眼的填上去,这事情就圆满结束。所以全世界和我座右铭相同的人不计其数,但我们的人生必定不是差了半分。座右铭真是个形式主义的产物,当愚昧为主流的时代到来,清醒的人是癌细胞。原谅我吧,最近被批判色彩包裹的有些严重了。
我们心中的明星是什么样子的呢?抱着鲜花,感谢cctv,发个微博说老婆辛苦了,这是主流,他没有跟随,他把说冰凉官话的时间拿去写《丁修传》,蕴含那么多的西方东方的文化艺术能量是一点一滴缓慢地堆砌形成的,他和编剧研究怎样写出文化底蕴,手绘南京城地图,两个人一圈一圈的绕。为了演《少林问道》几个月坚持吃素,但在她眼里,这不是个值得夸耀的事情。演《海上牧云记》的时候把自己捆在雪地里整整一天。他喜欢看书,看到凌晨四五点再听着鸟叫声入眠,所以说出了我引入《我不是药神》影评的一段,两年后我也能倒背如流的话,“人性杂喜群居,通过消灭获得独立于世界上的一种权利,他怎么能是好人呢?贪嗔痴爱欲恨,这些就是人性。”所以给丁修加的台词“这姑娘,真润”万分贴切角色。
他从不在公众面前发布老婆孩子的信息,被骂说是个不关心家庭的大男子主义。殊不知他把对家人的爱小心翼翼地藏起来,从不以肤浅的方式挂在屏幕里。就连拍个女儿的背影上传都不乐意,他不想让家人成为名利双收的牺牲品,当演员的私生活在余饭后被当成笑料,这是对“戏”最大的耻辱。说到大男子主义,她笑着调侃田园主权,他说自己不过是薛定谔的猫,命被流量大的几个公众号攥在手心里,随便一个人可以随意定义他的状态。
他的父母都是艺术家,他出身书香门第,在耳濡目染的环境下所形成了儒雅随和的滤镜。他拿着保温杯在片场走来走去的样子像个安静的群演。
一般工作人员在艺人身边如履薄冰,美亚说她看见的大不相同,工作人员和周一围在一块就像九零后的俱乐部。他在片场看书睡着了,他的团队一拥而上给他拍丑照。
他的灵魂是个老艺术家,执着上进,理想主义覆水难收,还带着难得一见的率性本真,可这些都被观众评论为摆架子。
这倒也是没什么办法的事,就像一个不懂得爱的人读王小波给李银河的极其真诚的情书会觉得肉麻可恶、用力过猛了,用现在的话说是“油腻”。
他说他自小曲高和寡,没什么朋友。娱乐圈那么大来来去去只看的上张颂文和郭京飞。
我喜欢这一点。叔本华在《人生的智慧》中说,一个人自身所拥有的越多,他所要向别人索取的就越少,朋友也就越少。就像一个国家越强大,越不需要从外国进口,再怎么进口也只是自己所拥有的替代品。一个人对社交热衷程度和自身的头脑简单、思想匮乏成反比。所以历史上知名的艺术家、思想家、哲学家他们都是孤独的,他们喜爱闲暇,喜爱和自己独处的时光。
他能自己在伊豆荒无人烟的小山村里的待上一个月,感受世间宁静像古中国。他喜欢美剧《绝美之城》,“喜欢的一塌糊涂”。
他试图让关注get他对哲学的理解,感受台词的深一层含义,直到他发现徒劳。他像阳春白雪镶嵌在滚滚不息的娱乐圈,那么的不合时宜。当他散发出演绎不住的光,大家就觉得他假,像凭空出世的孙悟空。
他说“人这一辈子,到底是该特立独行,还是泯然于生?”他说“演员是一个当众孤独的职业,让观众去品评,去欣赏,去谩骂,去讥讽。而我选择站在这里,以我为标的,让人群看见,告诉他们,我们这条巷子的最深处,出新酒了。”
我们评判演员德艺双馨,很久的时间只能看到他的艺,他的展露在众人面前的德也是艺的一部分,他想让你看见什么你就会看见什么,所以大众苦苦追寻的德艺双馨是人设,是一个一戳即破的泡沫。
其实我在一个阶段过去了 会反思自己是不是有哪里做的不够好是不是太幼稚冲动只跟随心意走 往往得到的答案是肯定的 心里暗骂自己太虎 简直要撞墙投河自尽的自我厌恶感 但是事隔两年以后我还是觉得我喜欢他没错,这就很不符合三分钟热度的我。
我一个长久的喜欢是:傲骨,拒人于千里之外但谦逊、温文尔雅。
我更喜欢一本封面雪白的书,里面是泛黄的书页,用朴实无华的语言解释一段岁月的光芒,或者读不懂更好,就像北岛笔下“玻璃晴朗,橘子辉煌。”他是两者合一,所以我愿意充实自己,让自己可以看得懂他的像欧·亨利、节奏上西式、价值观东方、内核古希腊式悲剧的故事——《丁修传》。
我去巷子深处品酒,还有啊,总会赖着不走。
—end—
202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