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这是在对李笑来老师“通往财富自由”专栏的“有我无他”练习,是站在我的角度,以我为主,从我出发,用我所掌握、内化的观点和概念去重新诠释文章的主要内容一种学习方法。
......接前篇
三、元学习观念与刚需
前段时间我刚学习了台湾Xdite老师总结的元学习方法,对该理论在技能学习上的观念和方法深以为然。
元学习这个“元”,其实与元认知的“元”是一个意思。
就是对学习或认知这一行为最开始、最根本、最核心的思考。
也就是对学习行为本身的学习,对认知行为本身的认知。
它包括对问题、过程、结论和方法的反思,并将反思的结果体现在具体的学习方法中。
而元学习方法理论现在又与培养和形成自我驱动力的专栏内容不谋而合。
我认为元学习可以大略总结为十二个字:快速习得、反馈奖赏、循环精进。
为什么我们心中会因某些事而产生得不到满足就会难受的欲望。说到底,就是因为人本身及周边环境中反馈机制的存在。
比如坚持健身,能收获周边人对自己体型的赞赏、自身身体健康的良好感受、甚至是锻炼后多巴铵的奖励。
同样的,厌恶损失也是一种反馈刺激。
举个例子,对于我来说,不可否认坚持007的写作训练,是为了达成写作能力精进的目标,以期获取物质和精神上的收益,甚至每次的点评也可以获得类似读者留言的反馈激励,但也要看到,有时侯的坚持写作更多是为了厌恶会费和罚款的损失。
呵呵!言归正传,元学习正是强调要形成快速且及时、有效的反馈机制来进行技能的学习与打磨,这不正是要寻找、锁定、认同刚需,进而改造、重塑大脑的过程吗?
你看当我们把两种理论结合起来看,就一下子抓住了问题的重点:反馈机制。
真正的刚需存在不做不舒服,做了就舒心了的正反两方面反馈。
所以我们要真正形成刚需,就必须创造、设计好运行顺畅的反馈激励机制,否则就不能称其为不做不行、不满足不行的刚需。
于是说,当我们在试图开始学习并力求精通某一项技能的时候,也许关键的一步并不是树立坚定的信心,鼓起坚持的勇气,而是设计一套行之有效的反馈机制?值得思考一下!
四、让我们元认知一下
老规矩,让我们用元认知的方法对本次的观念总结一下:
-
我原来是怎么认为的:
对于自我驱动力也好、自律性也好、执行力也好,并没有明晰的概念,更多的是从要树立远大理想,要锻炼持之以恒的宝贵品质等等方面,来看待和试图解决如何驱使自己变得更好的问题。结果总是时灵时不灵,自然自信心也是时有时无的,遇到难题总是会产生自己到底能否学会的疑惑,从而让坚持变得更难以做到。
-
我为什么会这样认为:
没有习惯于或者说不知道应该从人的角度去解读人性的问题,在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太过于匮乏。
-
现在我还可以这样想:
所谓对一件事情赋予重大意义,其实也应该和刚需结合起来,如果这些自己找出来的意义和你的刚需根本沾不上边,那你总结再多的意义,该坚持不下去的也还是坚持不了。
-
别人是怎么认为的:
1、需求越刚,学得越快。
2、优秀是一种习惯。
3、习惯很可能只是刚需的另外一种说法。
4、不断重塑大脑的,其实就是一个人的自我驱动力。
-
修订后的概念:
持之以恒的努力是需要源源不绝的驱动力支撑的,而这个自我驱动力的源头必然来自于刚需,或者说是习惯,否则将难以持续。每个人的情况与需求不尽相同,自然刚需也不尽相同,因此在制定学习或成长目标时,应该结合自身特点和习惯,设计切实可行且有效、及时的反馈机制,把刚需同个人目标联系起来,形成可持续的发展驱动力。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