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默默地为学生付出不祈求感动时,教育的效果可能是要打折扣的;当我们苦口婆心教导孩子时,他或许只是觉得啰唆;当我们红脸训斥时,他或许在偷偷憎恨..….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老师最主要的任务就是要培养孩子敏锐的感受力。
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爱,是一种幸福。老师的期待,老师的关爱,犹如一盏明灯,点亮了孩子前进的道路;老师的爱,犹如黑夜里的星星,让孩子的心中洋溢着温情;老师的爱,恰似冬日里的太阳,照射在孩子的身上,温暖无比。
静静流淌的泪珠,正拨动着孩子最脆弱的那根心弦,温柔地抚弄它,柔润它,让一颗孱弱的心与你的脉搏一起跳动。那一刻,心灵相通了。放下班主任的架子,去掉身上披着的坚硬的外衣,怀揣真情和真诚走近孩子,将我们的爱心贴近孩子的心灵,推心置腹地与孩子进行心与心的交流,把我们的爱告诉他,也把为师者内心的挣扎和无助告诉他,让他体会,让他感受,让他感动。这将比批评来得更有效,比你的默默关爱,更能触动孩子的心灵!
推心置腹地谈心,最好做到:
(1)态度是诚恳的、真挚的,脸带微笑。
(2)谈心时要找合适的场所,较为私密的地方,孩子才会敞开心扉。
(3)与孩子谈心时,要放下面子进行自我批评,同时把自己的挣扎和无助也告诉孩子,让他明白班主任的为难之处。把爱说出来,与孩子心心相印。
在教学生涯里,我最喜欢运用的解决问题的办法便是喊学生聊天,谈心。
任何时候,当一个孩子单独被老师约聊时,都是一开始感觉紧张不安,到最后会变成开心、放松,并带着希望和期待走进教室。
班上的孩子当需要被约聊时,教师一定要平和情绪,想好思路,与孩子倾心交谈。让孩子感受到老师的爱,也要让孩子感受到老师偶尔的无助和无力感!这样,孩子才知老师爱他关心他,更让他知晓老师是真实的,也是需要被关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