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的《登高》(杜甫)

本期分享

      位于重庆市东部的奉节古称夔州,是中国古代往来诗人最多、诗歌创作最丰富的地方,2017年10月被中华诗词学会正式授予“中华诗城”的称号。而夔州诗的最突出代表无疑是杜甫,杜甫的夔州诗作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上也达到了诗人诗歌创作最高峰。本期给大家分享杜甫夔州诗作中被誉为“古今七言律第一”的《登高》。

杜甫《登高》赏析

附:“诗书优游”诗词频道主播百合新年度频道介绍

“诗书优游”平台、频道和主播介绍及百合的往期分享合辑

朗诵和诵的音频

仄起式七律《登高》

        朗诵、诵和吟都是在嗟叹和咏歌中体会诗词节奏和韵律的好办法哦!在吟诵中你可以在不知不觉中把所读的诗深深地印在脑子里,同时切实感受诗词的美。

找入声字和标平仄模板

        图中入声字是用右下角的小黑点表示的,看看你是否能很快找到所有的入声字。找到所有的入声字以后,就可以玩“标平仄”这个游戏:在所有的平声也就是的一声和二声上面画一横(或者画一个空心圆),这个符号表示平,不过千万要注意,有些一声或二声的字实际上是入声字,要标成仄声哦!然后在所有的仄声也就是三声、四声和入声上面画一竖(或者画一个实心圆),这个符号表示仄。如果你自己不会标也没关系,可以对着我分享的图片找到每一个表示平仄的符号,照着标在你的诗上就可以了。不过,我非常推荐你们自己挑战一下,然后再与照片对照。

赏析文本

        在上一期分享中,我为大家介绍了以其雄奇壮美催生了许多首天才诗篇的长江三峡,并跟着诗仙李白遇赦得还的轻舟体验了一日之间从彩云缭绕的白帝城穿越雄伟峻拔的瞿塘峡、幽深秀丽的巫峡、滩险水急的西陵峡到达江陵的诗意旅程。在准备上期分享时我原本的计划是以“长江三峡”为引子,由湖北转入重庆的分享,但在准备的过程中我发现重庆虽然只是一个直辖市,面积比大多数省份小了很多,而且在古代属于朝廷流放贬谪官员的偏远山区,但却因此成为许多大诗人生活过的地方,而且不少诗人都在这里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尤其是位于重庆市东部、属长江三峡库区腹心的奉节县,更于2017年10月被中华诗词学会正式授予“中华诗城”的称号,成为中国唯一一个获此殊荣的城市。这个称号对于古称夔州的奉节来说确属实至名归,因为李白、杜甫、刘禹锡、孟郊、白居易、苏轼、黄庭坚、陆游、范成大、王十朋、杨慎、张问陶等大诗人、大才子都曾在此为官、旅居,留下万余首传世诗篇,奉节因此成为中国古代往来诗人最多、诗歌创作最丰富的地方,是中国诗歌绕不开的地标。为了打造诗词文化这个金字招牌,奉节先后出版了《夔州诗全集》共九册,收录奉节历代742位诗人的作品4464首,并从2017年起每年秋天都会在白帝城景区举办大型“中国•白帝城国际诗歌节”主题活动。《中国诗词大会》第四季就是在这里开机的,第五季更是大力宣传“中华诗城——重庆奉节”。这估计都是当地政府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举措的一部分。在众多的诗人名作中,奉节着力推出的三大诗词名片分别是被称为“天下第一快诗”的《早发白帝城》、被称为“天下第一律诗”的《登高》和被称为“天下第一情诗”的《竹枝词》。我上期分享的主题诗《早发白帝城》胜在老少咸宜、家喻户晓,这期要给大家分享的主题诗《登高》则是杜甫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上也达到了诗人诗歌创作最高峰的夔州诗作的代表作。虽然谈到杜诗,人们首先想起的便是成都的杜甫草堂,杜甫也确实在那里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但实际上处于长江之滨、蜀鄂锁钥之处古称夔州的奉节,在杜甫的诗歌史上有着与成都杜甫草堂同样重要的地位。

中华诗城—重庆奉节

        奉节县隶属于重庆市,东邻巫山县,西连云阳县,北接巫溪县,南界湖北省恩施市。西周时期为鱼复国都城,春秋时期为庸国的鱼邑,后属巴国,战国属楚国。后来秦国夺取此地,秦惠文王在此置巴郡鱼复县,汉武帝又在此设立江关都尉管辖巴郡军事。夔州这个名字是唐武德二年为避唐高祖外祖父独孤信的名讳而改的。此前的后周置信州总管府于此,唐高祖改名夔州后仍置总管府于此,不久改为都督府,辖境相当今重庆市奉节、云阳、巫山、巫溪等县地。之后各个朝代虽然行政区划和建制各有不同,但这一带一直都称夔州,治所也一直都在奉节县城。因为夔州北有大巴山,东有巫山和七曜山,而万里长江则将奉节县“切”成南北相对均衡的两部分,更重要的是,奉节县扼守着“夔门天下雄”的三峡西出口,历来都是渝川陕鄂的边境要道,军事位置显要,又是客货商船往来的黄金水道,所以夔州一直是巴蜀东北部有几百年甚至是整个川东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中心。

        唐高祖把此地改名夔州也是有历史渊源的。夔州此地最初为夔子国,是巴人的主要聚居地之一。在巴国被灭亡前,整个巴族的幸存者曾经退却到这一带,背水一战,全部壮烈牺牲。在当地人民中,至今流传着许多关于巴人可歌可泣的故事。比如“鱼复县”这个旧名就有一段悲凄感人的传说,而且跟忧国忧民得爱国诗人屈原有关。在关于屈原的那期分享中我跟大家讲到过,屈原主张联齐抗秦以保楚国,却遭谗受陷被楚王放逐。后来楚国被秦国侵吞,他悲愤至极,便投湖南汨罗江而死。传说汨罗江里有一条神鱼,十分同情屈原,它张开大嘴吞下屈原的尸体,从汨罗江游经洞庭湖,然后进入长江,再溯江而上,要把屈原的尸体送往故乡秭归。当神鱼游到秭归时,百姓们拥到江边,失声痛哭。神鱼越发受到感动,也跟着淌下泪来。泪水模糊了神鱼的视线,使它看不清到了哪里,还在继续往上游,直到撞着了瞿塘峡的滟滪堆才猛然醒悟,急忙掉头往回游,这才将屈原的遗体送到了秭归。又是,人们就把神鱼从滟滪堆往回游的地方叫做“鱼复县”了。

        上期的分享里讲到,西汉末年公孙述据蜀筑白帝城,后来被东汉大将岑彭攻破。三国时期蜀汉章武二年,刘备兵伐东吴,遭到惨败,退守鱼复,将鱼复改为永安县。所以这白帝城、永安宫都是奉节的一部分,只是奉节这个名字是在唐太宗贞观二十三年时才改的。因奉节是夔州府治地,所以人们往往忽略了奉节的县名,而直接称它“夔州”或“夔府”。

        前一段在武汉解封没多久,中国人正在逐步走出疫情的阴影的时候,BBC的纪录片《中国最伟大的诗人——杜甫》刷了屏。我们很惊喜地发现,我们的“诗圣”杜甫也开始出现在西方面对公众的高品质纪录片的视野里,而且被他们推崇备至。虽然这初步的了解难免带着瑕疵,但和过去两百年中国人一步步睁开眼睛打开国门看世界,直到很多人都对西方的诗人文学家耳熟能详,而西方绝大多数人对中国文化毫无了解也完全没有了解意愿的情形相比,真的是换了人间呀!如果你看过那部纪录片,也许会注意到带着观众追寻杜甫足迹的主持人乘船来到了古代的夔州、今天的奉节白帝城,因为这里对于杜甫的创作来讲是一个无比重要的地方。

        唐代宗大历元年,安史之乱虽然已经平定,但因为李唐中央政府已经失去了控制力,地方节度使趁机而起,争夺地盘,扩充势力,所以各地大大小小的武装叛乱此起彼伏,人们仍生活在颠沛流离、朝不保夕的动荡之中。杜甫在四川成都依附的严武也已去世,他在蜀中没了倚靠,于是自然“厌蜀交游冷”,而且蜀地本身当时也频发战乱,因安史之乱逃至蜀中的中原人士纷纷出川经三峡去往江汉或者吴地,自广德元年听说官军收复河南河北后就想回乡的杜甫也想回洛阳,于是他和家人买舟东下。但因为疾病缠身难以继续旅程,恰好夔州都督柏茂林欣赏杜甫的才华,为其找了个落脚之处和一份公职,为公家管理东屯公田一百顷,杜甫自己也租种了其中一部分。柏茂林还赠予他四十亩果园,于是杜甫在柏茂林的安排下在夔州安顿下来,一边养病一边也积攒点盘缠再作下一步打算。

        杜甫在夔州居住1年零10个月,共创作诗歌435首,占其所编杜诗1439首的近1/3,超过了其在成都近4年创作的诗歌,平均每3天创作2首诗!这是一个怎样的奇迹呀!要知道,杜甫在夔州,不仅身体衰迈:“半顶梳白头,过眉拄杖斑”;而且生活潦倒:“无钱从滞客,有镜巧催颜”,“腊破思端绮,春归待一金”;更悲惨的是他各种严重的疾病缠身,患有疟疾、肺病、风湿病、糖尿病,间或还有有眼疾、耳聋:“峡中一卧病,疟疾终冬春。春夏加肺气,此病盖有因”,“消中日伏枕,卧久尘及履”,“我多长卿病,日夕思朝廷。肺枯渴太甚,漂泊公孙城”,“眼复几时暗,耳从前月聋”……换作常人,恐怕只会卧病在床,哀叹等死,或者怨天尤人,愤世嫉俗,但杜甫之所以能成为中国最伟大的诗人,正是因为无论面临什么艰难困苦,遭遇什么悲惨命运,他都把写诗作为他的毕生追求,只要一息尚存,他都呕心沥血地创作不已。他吟着“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法自儒家有,心从弱岁疲”、“他乡阅迟暮,不敢废诗篇”,拖着老病衰迈之身,以惊人的毅力和旺盛的创作热情战胜了疾病和生活上的困难,写出了如此之多的优秀诗篇。这在中国诗歌史上是一个奇迹,在世界诗歌史上,也同样是奇迹!

        杜甫夔州诗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上也达到了诗人诗歌创作的最高峰。

        首先,杜甫的夔州诗中有农耕诗、寓言诗、思亲诗、以诗论文、以诗立传、以诗代简等多种形式,题材比以往更加广泛,内容和反映社会生活的层面也比以往更加丰富,上至家国忧思、感时伤乱,以及为股肱之臣树碑立传、以诗论文,下至种菜养鸡、生活琐事,无所不能入诗。诗词创作种常见的写景记事、登高抒怀、思亲怀人、追想往事、往来酬答……更是所作颇多。因此,夔州的山川形胜和夔州人民的生活自然也在杜甫的诗中体现得真真切切。夔州是三峡里的山城,这里的山川既雄壮又险恶,杜甫一到这里,便爱用惊险的文字描画它们。比如《夔州歌十绝句》其一:“中巴之东巴东山,江水开辟流其间。白帝高为三峡镇,瞿塘险过百牢关。”描绘了白帝城和瞿塘峡的险要地势;其二:“白帝夔州各异城,蜀江楚峡混殊名。英雄割据非天意,霸主并吞在物情。”感叹了白帝城和夔州的历史;其三:“赤甲白盐俱刺天,闾阎缭绕接山巅。枫林橘树丹青合,复道重楼锦绣悬。”在描摹瞿塘峡口赤甲山和白盐山的险峻挺拔外,还写了夔州的物产和建筑。他一再歌咏白帝城,感到这座城是“江城含变态,一上一回新”。另一方面,给杜甫的印象最深的,是夔州人民的生活。他看见夔州的许多女子因为男丁缺乏,到了四五十岁还没有结婚,她们每天到山上砍柴背到市上出卖,供养一家,有时还冒着危险贩卖一些私盐回来。人们不深究原因,只说,她们面貌丑陋,所以找不到丈夫;杜甫却反过来问:“若道巫山女粗丑,何得此有昭君村?”他看见峡中的男子,少数富有的驾着大船经商,大多数贫穷的终生充当劳苦的船夫,人们说这里的人都器量狭窄,只图眼前的利益,杜甫也反过来问:“若道士无英俊才,何得山有屈原宅?”峡中的人民大部分过着穷苦可怜的生活,而夔州却是阔绰的贾客胡商必经之地,杜甫诗中对这两种生活的对照突出体现着诗圣的仁爱之心和忧民之情。

        杜甫的夔州诗作另一个突出的特点是艺术上风格多样,成就极高。作为一位敢于探索,勇于突破常规的诗人,寓居夔州的杜甫已到了生命的晚年,由于见多识广,经验丰富,感受深刻,艺术纯熟,所以在诗歌创作上既能突破寻常法度,创制新体,又能信手拈来,随意挥洒,裁剪得当,内涵丰富,同时组诗和鸿篇巨作也有所增多。其创作风格在沉郁顿挫的基调上,又呈现出或雄浑,或悲壮,或奔放,或瑰丽,或质朴,或古简,或轻灵等多样化的风采,而且无不达于胜境。

        “晚年渐于诗律细”,是杜甫对其夔州律诗的客观总结。杜甫最为人称道的开创性的七律创作也多是在夔州完成的。江希泽先生《少陵诗传》中说:“据粗略统计,初唐之际,沈佺期有七言律诗十六首,宋之问四首;盛唐诸家,王维有七律二十首,高适七首,岑参十一首,李白八首,孟浩然四首,王昌龄二首,李颀六首,崔颢三首,祖咏、储光羲等各一首。而杜甫一人所作七律151首。所以,无论就数量、质量而言,杜甫的七律都是压倒唐人的。”杜甫的这151首七律中有61首都是在夔州时创作的,而且这一时期杜甫创作的七律技巧更为成熟,音韵更加铿锵婉转,词藻更加华丽优美,句式更加变化莫测,意蕴更加丰富深沉,为七律这一体裁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艺术上都开辟了更为广阔的天地。特别是他的七律组诗,更是探索性的,艺术成就更高。北京大学陈贻焮教授在其宏著《杜甫评传》中就对杜甫夔州诗进行了专节评述,对其七律名作更是击节赞赏,比如对《诸将五首》其二:“韩公本意筑三城,拟绝天骄拔汉旌。岂谓尽烦回纥马,翻然远救朔方兵!胡来不觉潼关隘,龙起犹闻晋水清。独使至尊忧社稷,诸君何以答升平?”陈贻焮教授赞叹道:“你看这高屋建瓴的气势,这鞭辟入里的讽喻,这气清血热的激情,这典雅流丽的辞藻,这奇变莫测的对仗,这掷地铿锵的音韵,这疾徐称情的节奏,经过诗人巧妙的烹炼,竟水乳交融地凝聚起来,成为一首思想性艺术性高度结合的作品。”其更加有名的七律组诗《咏怀古迹五首》和《秋兴八首》更是得到历代诗评家的高度赞誉,认为这几组以格律精严、技巧纯熟著称的七律组诗以有限的容量表现了异常博大的内容和复杂深沉的思想感情,以情纬文,以文被质,文质彬彬,是老杜对七律艺术的重大突破和成功尝试,是杜甫晚年七律的集大成之作,堪称绝唱。我这期要为大家分享的主题诗:被誉为“古今七律第一”的《登高》就是这诸多绝唱的突出代表。

        前面我们介绍了,在夔州居住的这近两年里,杜甫的生活依然比较悲苦,不但常常病魔缠身,而且壮志难酬,连回乡的希望都遥遥无期,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诸多不如意简直无所不在地包围着诗人的老迈衰病之身。为了排解心中的苦闷,有一天,杜甫拖着病痛的身躯独自登上了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登高凭栏临眺的杜甫百感交集,望中所见,激起意中所触。萧瑟苍凉的秋江景色引发了他身世飘零羁旅愁思的感慨,滚滚奔涌的长江流水渗入了他沦落他乡老病孤愁的悲哀,于是,就有了这首被誉为“七律之冠”的《登高》。

        我们先来看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猿啸哀”指长江三峡两岸山中猿猴凄厉的啼鸣。也就是我上一期分享中讲到的郦道元《水经注》中:“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以及李白的“两岸猿声啼不住”。但显然,杜甫在风急天高的白帝城听到猿声悲啼和李白被赦后乘轻舟顺流而下时听到猿鸣的心情是很不一样的。“渚”指的是水中的小洲,水中的小块陆地。“回”甲骨文象渊水回旋之形,《说文》中说:“回,转也”,它的本义是回旋、旋转,“鸟飞回”就是指鸟在急风中飞舞盘旋。这两句就是说:天高风急,远处传来的猿啸声凄切悲凉,江水清澈江渚沙白,群鸟在江天急风中疾飞盘旋。

        再来看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一联历来是这首诗最为人所称道的名句。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落木”指的并非是落下的木头,而是秋天飘落的树叶,“萧萧”指的是风吹落叶的声音。那杜甫为什么不直接说“落叶”呢?林庚先生的文章《说木叶》里面做了详细的分析。“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自从屈原吟唱出这动人的诗句,它的鲜明的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许多为人传诵的诗篇正是从这里得到了启发。这句诗中的“落木”无疑的正是从屈原《九歌》中的“木叶”发展来的。“落木萧萧下”的意思当然是说树叶萧萧而下,照我们平常的想法,那么“叶”字似乎就不应该省掉,“无边落叶萧萧下”,岂不更为明白吗?像这样大胆的发挥创造性,难道不怕死心眼的人会误以为是木头自天而降吗?然而天才的杜甫却宁愿冒着这样的危险,创造出“无边落木萧萧下”这样千古流传形象鲜明的诗句;这冒险,这形象,其实又都在这一个“木”字上。木和树相比较,“木”要比“树”更显得单纯,所谓“枯桑知天风”这样的树,似乎才更近于“木”,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了树干,而且还会带来了“木”所暗示的颜色性,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这两句就是说:呼啸的秋风中无边的树叶纷纷飘落,看不到来处也望不见尽头的长江滚滚涌来奔腾不息。

        接下来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万里”指的是远离故乡,“常作客”就是长期漂泊他乡。“百年”犹言一生,这里借指晚年。这两句就是说:经年累岁离家万里,漂泊流离在这萧瑟的秋色中,怎能不深深悲叹,暮年多病垂垂老矣,我独自登上这孤寂的高台。

        最后来看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艰难”兼指国运和自身命运。“苦”的意思是极,“苦恨”就是极恨,极其遗憾。“繁霜鬓”就是繁多的白发如鬓边覆盖着霜雪。“潦倒”就是衰颓,失意,这里指衰老多病,志不得伸。“新停”意思是新近停止,前面说到杜甫此时疾病缠身,被迫因肺病戒酒,所以说“新停”。这两句就是说国运艰难身历艰辛,深恨鬓边白发已如繁霜深覆,困顿潦倒老病穷愁登上高台,新近却不得不停下聊可浇愁的酒杯。

        此诗前四句写登高见闻。首联以对句起,用字洗练。每句三景:风急、天高、猿啸,渚清、沙白、鸟飞。不仅句与句对仗工稳,而且还句中自对,两句十四字,字字精当,无一虚设,“十四字中撷取六种典型秋色”。诗人围绕夔州的特定环境,用“风急”二字带动全联,一开头就写成了千古流传的佳句。夔州向以猿多著称,峡口更以风大闻名。秋日天高气爽,这里却猎猎多风。诗人登上高处,峡中不断传来“高猿长啸”之声,大有“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的意味。诗人移动视线,由高处转向江水洲渚,在水清沙白的背景上,点缀着迎风飞翔、不住回旋的鸟群,真是一幅精美的画图。其中天、风,沙、渚,猿啸、鸟飞,天造地设,自然成对。一句之中,上句“天”对“风”,“高”对“急”;下句“沙”对“渚”,“白”对“清”,读来富有节奏感。经过诗人的艺术提炼,用字遣辞,“尽谢斧凿”,达到了奇妙难名的境界。更值得注意的是,对起的首句末字常用仄声,此诗却用平声入韵。沈德潜因此有“起二句对举之中仍复用韵,格奇而变”的赞语。

        颔联时空兼到,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诗人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在写景的同时,便深沉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怀。既说“无边”,又以“萧萧”形容之;既说“不尽”,又以“滚滚”形容之,细针密缝。“无边”又与“不尽”对应,“萧萧”又与“滚滚”对应。交相映衬,展现了浩莽雄阔的景象,造成了磅礴动荡的气势,真是“悲壮生气汹涌纸上”。“无边”、“不尽”隐含悲情的弥漫,“萧萧”、“滚滚”则使落木窸窣之声和江水奔流之势如在眼前。落叶的声音本来非常轻柔,甚至于听不到,但是当猛烈的狂风袭来时,林木也会随之吟啸,连绵起伏的层层山峦仿佛都在风中震荡。在这无边的疾风和萧萧而下漫天飞舞的落叶中,诗人的目光又从岸边移开,看到的是山下远处滔滔的长江水。无论时局如何艰难,人世如何沧桑,长江奔流向东不停歇却不会改变。长江汹涌奔流之状,也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自然的永恒、宏大又更衬托出人的渺小。这两句属对工整,气势磅礴,锤炼出辽阔江天、动静结合,秋景肃杀、沉郁悲凉的名句,显示了杜甫出神入化之笔力,确有“建瓴走坂”、“百川东注”的磅礴气势,不愧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诗作是诗人内心格局的体现,即使在老病愁苦时,杜甫的诗也不失雄浑壮阔,这与他心怀天下的大格局分不开。

        前两联四句连贯一气,极力描写登高所见所闻之秋景,而笔法、句法、字法又极富变化,“如千军万马,冲坚破锐,又如飘风骤雨,折旆翻盆。”颈联则直接点出一个“秋”字。时光易逝,壮志难酬,岁月蹉跎,诗人已经从“一览众山小”的青年变成了身体羸弱的老翁,胸中充溢了悲苦的老杜不禁吟出“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万里”展开空间的阔大,亦紧扣“登高”的诗题;“悲秋”既是触景生情,又关联“常作客”的流离失所和飘泊无定。“百年”本喻有限的人生,此处专指暮年;“多病”又让这老迈更添一分悲苦;“独登台”则表明诗人是独自一人、孤苦伶仃地在高处远眺,这就把眼前景和心中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诗人目睹苍凉恢廓的秋景,不由得想到自己沦落他乡、年老多病的处境,故而生出无限悲愁之绪。诗人把久客最易悲愁,多病独爱登台的感情概括进这一联“雄阔高浑,实大声弘”的对句之中,使人深深地感到了他那沉重地跳动着的感情脉搏。悲秋又是万里,客居又为常态,一句数层意思,久客思乡的哀愁,失意孤独的郁结,又添上悲秋苦病的情思,加进老病穷苦、前路渺渺的苦痛,诗意就更见深沉了。仇兆鳌《杜诗详注》引罗大经的点评说此联有八层意思:“万里,地辽远也。秋,时惨凄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齿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而对偶又极精确。”今人萧涤非也谓此联有九可悲:“他乡作客,一可悲;离家万里,二可悲;常年漂泊,三可悲;又当萧瑟的秋天,四可悲;重阳佳节,无赏心乐事,只是登台,五可悲;亲朋凋谢,独登无侣,六可悲;扶病强登,七可悲;而且多病,八可悲;百年倏忽,自感年迈无成,九可悲。”而且此联的“万里”“百年”又和上一联的“无边”“不尽”相互呼应:诗人的羁旅愁与孤独感,就象落叶和江水一样,推排不尽,驱赶不绝,情与景交融相洽。杜甫此诗艺术功力之深厚于此历历可见。

        尾联以对句结,并分承颈联五六两句。诗人“万里悲秋常作客”备尝艰难潦倒之苦,国难家愁使自己鬓边白发已如繁霜深覆,怎能不深深怅恨?而因为“百年多病”新近却不得不停下聊可浇愁的酒杯,悲愁就更难排遣,因此独登台的诗人越发感到困顿潦倒,徒然惹恨添悲,直觉一团闷气郁积在胸口,哀音满纸,可谓将无奈写到了极致。

        这首诗前半写景,后半抒情,以雄健的笔力,描写江边秋景,抒写久客万里忧苦凄怆之情,虽伤感而不颓唐,令人感到心胸阔大。在写法上各联不仅自有其妙,各联之间亦有错综之妙。首联着重刻画眼前具体景物,好比画家的工笔,形、声、色、态,一一得到表现。颔联着重渲染整个秋天气氛,好比画家的写意,只宜传神会意,让读者用想象补充。颈联表现感情,从纵(时间)、横(空间)两方面着笔,由异乡飘泊写到多病残生。尾联又从白发日多,护病断饮,归结到时世艰难是潦倒不堪的根源。前六句“飞扬震动”,望中所见,意中所触,层层清,字字响。结二句“软冷收之,而无限悲凉之意,溢于言外”。

        这首诗还有一个突出的艺术特点是四联皆对。清代查慎行在《初白庵诗评》中说:“七律八句皆属对,创自老杜。前四句写景,何等魄力。”粗略一看,首尾好像“未尝有对”,胸腹好象“无意于对”。仔细玩味,“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不只“全篇可法”,而且“用句用字,皆古今人必不敢道,决不能道者”。胡应麟对此诗评价极高,认为全诗“五十六字,如海底珊瑚,瘦劲难名,沉深莫测,而精光万丈,力量万钧。通章章法、句法、字法,前无昔人,后无来学……自当为古今七言律第一……真旷代之作也。”

        我之前给大家分享崔颢的《黄鹤楼》时讲到南宋大诗评家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明确指出:“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而杜甫的这首《登高》也被胡应麟称为“古今七律第一”,我们不禁要问了,到底哪一首才是第一呀?俗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文学欣赏原本见仁见智,这个问题的答案,就要看你自己的偏好了。

杜甫《登高》参考反馈题目

1. 你能给大家介绍一下重庆奉节吗?

2. 你能说一说为什么奉节被称为“中华诗城”吗?如果你是奉节县的领导你会怎样打造奉节“中华诗城”的形象呢?

3. 你能给大家分别辨析一下白帝城、奉节、夔州、渝州、夔府、巴郡这几个地名吗?

4. 你看过BBC《中国最伟大的诗人——杜甫》的纪录片吗?你有什么感想?如果没有看的话建议你去看一下哦!

5.你能再给大家分享一首杜甫的夔州诗吗?

6.你觉得杜甫的《登高》和崔颢的《黄鹤楼》到底哪一首是“古今七律第一”?为什么?

参考资料

署名后晋刘昫等撰,实为后晋赵莹主持编修 《旧唐书·杜甫传》

(北宋)宋祁、欧阳修、范镇、吕夏卿等合撰《新唐书·杜甫传》

(元)辛文房《唐才子传·杜甫》

冯至《杜甫传》

林庚《说“木叶”》

夔州诗,杜甫诗歌的巅峰

杜甫《登高》和崔颢《黄鹤楼》哪一首才是七律第一?看看这些数据

当然,还有各种百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2,222评论 6 493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455评论 3 38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7,720评论 0 3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568评论 1 28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696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879评论 1 290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028评论 3 409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773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220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550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697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360评论 4 33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002评论 3 31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782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010评论 1 266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433评论 2 36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587评论 2 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