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鲁莽和怯懦都是过失;勇敢的美德是这两个极端的折中。不过宁可勇敢过头而鲁莽,不要勇敢不足而怯懦。挥霍比吝啬更近于慷慨的美德,鲁莽也比怯懦更近于真正的勇敢。
——塞万提斯《堂吉诃德》
堂吉诃德,一位对骑士道走火入魔的疯子;堂吉诃德,一位被人耻笑,一生荒唐的怪人。
在塞万提斯的笔下,他将风车当作巨人,将客店当成堡垒,将砑布机当作妖魔。他放囚犯,助贫农,与骑士决斗。他只为了心中的理想:能够铲除世间不平等,匡扶正义。但塞万提斯描述他的离奇经历的本初却是为了讽刺骑士小说。这无疑一开始就是悲剧。
可这个人物可悲吗?他心里有自己的桃花源,他对寻得那片“桃花源”的执念几乎耗尽了他全部的力气。可是他周围的人有几个真的理解他的?没有吧,都觉得他疯了。
他虽然疯狂,但却正义——他见到一群士兵押着一群囚犯走过,想象小说情节,以为是一群强盗、一群教师、牧师,便跳出来,不分青红皂白指着士兵大骂,架盾挺矛,冲了过去——最后当然被扁了一顿。但他出发点是好的。
他虽然愚蠢,但却善良——他曾以为他美丽的博托索的杜尔西内亚是被一位邪恶的魔法师施放大魔法所致,变成农妇,便打桑丘三千鞭子。
其实,堂吉诃德只要不提骑士道,他就很清醒。人们不得不佩服他满腹经纶、口若悬河、信念坚定、见解深刻、侠骨柔情等美好品质。他时而清醒、时而糊涂,这些极端矛盾的现象集中在他一个人身上,就构成了他复杂、丰富、多方面的性格。
因为人物性格的双重性,我叫堂吉诃德“疯子骑士”,不算错吧。他是有点像“怪人”,但他存在的价值并不仅仅是感受到这个人的疯狂,更是提醒世人这样的反调叫我们不要麻木。我敬仰堂吉诃德,但绝不做堂吉诃德。我要当一位无论主客观都清醒处事的智者,让生活变得如堂吉诃德所期望的那样美丽。
雨果曾说过:“塞万提斯的创作是如此地巧妙,可谓天衣无缝;主角与桑丘,骑着各自的牲口,浑然一体,可笑又可悲,感人至极……”《堂吉诃德》不愧为一部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