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泉烟火白云间

图片发自简书App

恕我愚钝,我是最近才知道,写《长相思》的大诗人林逋,和那梅妻鹤子的林和靖,竟是同一人。

他的《长相思》言辞凄切,唱尽人间离别。

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送迎,谁知离别情?
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头潮已平。

很小的时候,兴之所至在家背宋词,爱极了这一首。年龄小,并不懂词间深意,只觉辞韵悠扬,读来字字伤感。

年龄大一点,再次翻来细读,如遇故人。其诗一咏三叹,不板不滞,杂糅《诗经》的民歌复沓,更显女子柔情似水,一往情深。盈盈回首处,看得见一缕离情蔓延开,化为明亮圆月,化为缱绻白云,化为一江春水。

上了高中,老师给我们讲世间隐士,第一次知道一个叫林和靖的名士。

在中国历史上,一旦仕途不顺就想归隐的文人有很多。这是中国知识分子的机智,也是中国知识分子的狡黠。不能把志向实现于社会,便躲进一个自然小天地自娱自耗。他们消除了志向,渐渐又把这种消除当作了志向。

十年寒窗,博览文史,走到了民族文化的高坡前,与社会交手不了几个回合,便把一切沉埋进一座座山林。

但是很多人是假隐士,遁入山间,不过是沽名钓誉的手段。

明朝陈继儒曾说要归隐,可他直到做了高官才隐去,被后人讥讽“翩然一只云中鹤,飞来飞去宰相家。”

与这种刻意的人格结构相对照的,是悠悠然站在西湖畔的林和靖。他喜爱写诗,但随辄弃之,从不存辑,随意自处。用他自己的话说,他是“不欲以诗名一时”。有心人偷偷记录,才有幸存留三百首于后世。

《宋史》说他“性恬淡好古,弗趋荣利”。其才名惊世,不少仰慕之士都来拜访他。范仲淹、欧阳修、梅尧臣这些词赋名士“每造其庐,清谈终日而去。”

他隐居西湖后,驯养了两只鹤。白鹤通晓人意,飞入云霄,盘旋于西湖山水之间,尔后也能复归笼中。他与梅花、白鹤相依为命,是谓“梅妻鹤子”。

他写“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早已将梅花写到绝处,辛弃疾曾奉劝后人不要草草赋梅,因为林和靖珠玉在前,再无人超越。

由情至美,林和靖的闲淡与自在,淡入与淡出,始终围绕了生命的主题。“谈笑有鸿儒”的他,把美寄托于梅花,寄托于白鹤。

宋室南渡之后,宋高宗赵构在孤山上修建皇家寺庙,勒令山上所有寺院宅田及墓坟一律迁出,唯独保留了他的坟墓。宋亡后,盗墓贼以为他是大名士,墓中必有珍宝奇玩,竟只找到一只端砚和一支玉簪。

这支玉簪,让人忍不住去想,在寒蝉凄切、骤雨初歇的月落黄昏,林先生是否和她曾经的恋人,经历过一段“罗带同心结未成”的爱情?想必是,“叹好梦,一 一无凭。问燕子,不肯传情,甚入华堂宿”。

一切也都不再重要,千载之后,梅凋鹤老,雨余花落,酒病相续。他颇有哲理的超逸,已成中国文人心头一幅秘藏的圣符。他昔日似有还无金光闪闪的理想与爱情,也早让古往今来的晚风吹散。

“笑莫笑,悲莫悲;往日意,今日痴,他朝两忘烟水里。”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对迎,谁知离别情? 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头潮已平。 ——林和靖·《长相思》...
    文泉杰阅读 3,373评论 15 26
  • 陆游诗集(Y1) 丫头岩见周洪道以进士入都日题字 乌巾白紵蹋京尘,瑶树琼林照路人。 西省归来名盖代,两行墨危尚如新...
    汉唐雄风阅读 11,477评论 0 15
  • 一、写作是一种生活习惯方式,是一种修练。 你有没有觉得,只要生活中用心体悟,可以悟出的东西还真不少。 比如前期的我...
    溪水也逐梦阅读 246评论 0 4
  • 我觉得我的成长在于渐渐敢于直面一些我反感的东西,任何能力都是可以通过反复练习习得的,所以在还没有很完美之前,要一直...
    可爱鱼鱼阅读 169评论 0 0
  • 难道其他小朋友也不爱睡懒觉么? 疙瘩,这是我心里的大疙瘩,解不开我就欺负你。 好痛苦的早七点。...
    小兮妈阅读 28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