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逻辑思维60秒语音的正文后有这样一句话:“脱不花大学都没上过,不一样那么优秀,你干脆辍学跟我去创业吧。”如果你大学毕业,看完这句话,是否会后悔上大学,错过了猪都能飞起来的创业风口?你真的这么想,就掉进了逻辑陷阱——幸存者偏差。
幸存者偏差的定义是:
只能看到经过某种筛选而产生的结果,没有意识到筛选的过程,因此忽略了被筛选掉的关键信息。
简单来说,你只看到了自己想看到的或者别人想让你看到的,因此得出的结论是片面的。
从传播学的角度,没上过大学的人的成功更容易受到关注,比如世界首富比尔盖茨,Facebook 的创始人,扎克伯格,都是中途辍学创业成功的典范,因为是否上过大学是我们衡量一个人能力的标准,没上过大学的人通常被认为能力欠缺,能力欠缺的人居然创业成功,这种逆袭的传奇经历本身就有足够的吸引力。
与此不同的是,上过大学的人的成功和失败都会受到关注,比如前一阵“李文星误入传销组织,溺水身亡”之所以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一个重要原因是李文星毕业于东北大学,东北大学既是985又是211大学,好大学的毕业生也会找不到工作,也会进入传销骗局,这与人们对好学生成为白领,收入很好的预期南辕北辙,自然会引起好奇,成为媒体报道的目标。
不光是普通人,专家也可能犯幸存者偏差的错误,有一个犯罪研究专家,在分析很多刑事案件档案后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在酒吧斗殴死亡事件中,85%的案件,先动手的人最后都被打死了。看到这个结论后,我们会提醒自己和他人,在酒吧不要先动手打人。但细想一下,斗殴中的一方已经死了,口供中记录只是活着的一方提供的,正所谓“死无对证”。他当然会说是对方先动手的,就把自己动手的事实过滤掉了,在次基础上得出的结论不能反映真相。
如果你的朋友吃了一种药,病好了,你知道后,是否相信你吃了这种药,病也会好?要回答这个问题,你先要知道另外一个问题,这种药的疾病治愈率到底是多少?
在《行之有效的安慰剂》有一个例子,一种新的药物在上市前需要经过测试其真实效果。测试的对象是被招募的病人。测试者被分成两组,被告知都将服用同一种药物,但事实上,一组服用新研究的药物,另外一组服用外观相同但没有效果的安慰剂,测试者不知道自己服用的是药物还是安慰剂。同时,发放药品的工作人员不知道自己发的是药物还是安慰剂。研究人员观察、记录被测试对象的治疗效果。如果服用药物的测试者病情好转的比率和服用安慰剂的测试者病情好转的比率大致相当,说明新药几乎没有效果。
再看到没上过大学创业成功的例子,提醒自己当心,不要再次掉入幸存者偏差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