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晚上洗澡的时候,小树苗突然在浴盆里边摇摆身体边说:“板凳歪歪,板凳歪歪。”我一时惊喜又感慨……
在小树苗五六个月大的时候,家里的绘本并不多,很长一段时间,我每天都会给他读《月亮,晚上好》和毛毛虫童书馆出的《中国童谣》里的一本传统童谣。通过不断的重复,他建立了对这两本书的熟悉感和安全感,渐渐从到处乱翻乱爬到能安静地在我怀里好好看看听听了。而且有了自己的第一本最爱,就是《月亮,晚上好》,一直热爱了大半年,直到被其他的书挤走……
再说回到童谣。因为之前了解到,富有韵律和节奏感的童谣,是孩子语言启蒙的最佳敲门砖,无论是中文还是外文。而当初选择传统的《中国童谣》,一来是自己怀旧,想把自己儿时的那份熟稔和怀念也带给孩子,二来是我认为传统童谣里的文化底蕴要更深厚,毕竟传诵了那么多的世代。那时候,我抱他出去看风景,或者推他出去散步和买菜时,都会给他背书里的童谣听,就当中文磨耳朵吧!
后来,我接触的童谣越来越多,传统的现代的,中文的英文的,屯得童谣书籍也越来越多,我给小树苗读的童谣也越来越丰富,渐渐地,《中国童谣》就被淹没了……但我时不时还会背几首,最频繁的一首,就是开头孩子第一次输出的《板凳歪歪》,而这首不断重复的童谣,也渐渐卷入了我们的生活,成为了我们独有的一个“文化梗”。
还记得小树苗一岁刚过的很长一段时间,他把所有四条腿的动物都叫“狗”(因为见得最多),包括长颈鹿、大象、斑马这些外形独特的动物,我们也是醉了!
今年初夏,他15个月大时,我给他买了一款带猴子的小凉鞋,我们多次告诉他,这是“小猴”,他都非要说是“狗”。有一天,他坐在推车里,我又随意背起来这首童谣,背到“姑娘出来梳头,里面坐个小猴”时,他突然指着自己的鞋子!噢,天哪,终于开窍了!以后再问他,鞋子上的小动物是什么他就乖乖说“猴”,并很快扩展到了绘本中,见到所有的猴子形象也都认识了。猴,就是小树苗明确认识的第二种四条腿的动物。此为一梗。
还有一梗,就是一个月前,我拿出“铃木绘本蒲公英系列”的《喔喔喔》,他一看封面就脱口而出“公鸡”,我好奇怪,我从来没有教过他,他怎么知道的。之后,直到现在,鸡在他眼里只分两种:小鸡和公鸡。是的,母鸡也是公鸡,笑哭了。直到今晚,我才弄明白这是怎么回事,还是缘起《板凳歪歪》啊“……小猴出来作揖,里面坐个公鸡,公鸡出来打鸣……”当然,图画他也是熟稔于心的,上面那只威风的大公鸡。
可我今天再打开那本童谣书,感到曾经的熟悉变得好陌生,真的已经好久没看了,虽然只是时不时地会背背某一首。问问为什么?因为书太多,被淹没了……
当我在今晚欣赏孩子因我偶然重复而获得的能力时,我同时也在思考极大的丰富带给孩子的意义有几何。
在这个亲子阅读被无限推崇的时代,在这个物欲盛行的时代,我不知道,我们的孩子,是不是真的需要那么多的绘本,尤其是2岁不到的低幼小儿?!
我不说别人的多寡,只说说自己,经过各种买买买屯屯屯,目前家里绘本有三百册左右。除下一部分是刚开始屯书没经验,照单收了一些大咖推荐却严重超龄的绘本,适龄的低幼绘本也还有近两百册,可是,小树苗精读过的,也只一百册左右。
就像女人永远觉得自己最漂亮的衣服是下一件,我也总以为最好的书是下一本,加上各个电商轮番的价格轰炸,大咖源源不断的书单刺激,让我不自觉地又推着自己去买买买——说实话,我买吃的穿的都没这个飞蛾扑火的热情劲儿。
我感到,好累!!!
其实,0-3岁的孩子,天然的需要重复,大量的重复,不管是读书还是做其他事情。他们需要在重复中获得安全感,习得稳固的能力。
现在,许多妈妈也在咨询我怎么让小宝宝爱上读书,可经过我一“把脉”,发现许多勤奋的妈妈给的太多了,许多适龄的超龄的一哄而上。我很庆幸,在小树苗刚开始阅读的时候(3个月大开始的),我们只有很少量的绘本(恰好还是适龄的),可以让他在妈妈的慢悠悠的重复中慢慢爱上阅读。这也是我建议新手妈妈们的,刚开始,悠着点儿,找几本好书,慢读,多读,重复读!
0-3岁需要多重复,但同时又是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丰富的阅读刺激也是必须的。但是,我的建议是,真的不必过多,尤其是2岁内的孩子,引入新书的时候,也悠着点儿,让他们多在喜欢的书里逗留一会儿,玩儿一会儿。
虽然家中目前还有许多未读的书,虽然小树苗目前那么嗜书,但我还是把步调特意放慢,因为你看,他最近每次追着我们要读的书,来来回回都是那几本,各种汽车,各种事物认知,他目前需要的营养,他自己知道,就让他重复重复多重复吧,或许就像那个板凳,能歪歪出许多丰富的事物,毕竟,能力也需要扎根的嘛!
噢,我承认,我真是被最近的频繁折扣活动搞昏头了,但折扣常有,静心不常有,我提醒自己,多生乱,乱生急,还是慢一点儿吧,把屯书的劲头放到陪伴上,亲子阅读也会更有滋味些,你说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