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了一篇文章,孩子们在学习《秋天的怀念》时,提出一个疑问,为什么文章里只写史铁生的母亲,他的父亲哪儿去了?
于是就有各种猜测,什么他的父亲可能没有了,他的父亲不管他们,母亲是丧偶式抚养孩子等等。
读完他的《我与地坛》后,我可以说他不仅有父亲,而且有个很爱他很负责任的父亲。
书中曾多次提到他的父亲,《我二十一岁那年》是父亲搀扶着他第一次走进病房。那时他还能走,不过走得艰难,走得让人伤心就是了。
《记忆与印象1》里,母亲回来说在公共汽车上看到了二姥姥,二姥姥好像故意回避她。
父亲沉吟了一会儿,安慰母亲:“她是好意,怕连累咱们。”
还是《记忆与印象1》里,他说四十六岁的春天,他跟父亲、伯父和叔叔一起,坐了几小时汽车到了老家——涿州。
他们几乎走遍了城中所有的街巷。父亲、伯父和叔叔一路指指点点感慨万千:这儿是什么,那儿是什么,此一家商号过去是什么样子,彼一座宅院曾经属于一户怎样的人家,某一座寺庙当年如何如何香火旺盛,庙会上卖风筝,卖兔爷,卖莲蓬,卖糖人儿、面茶、老豆腐……
看完老家,他们又挨着拒马河走,父亲说:“顺着这条河走,就到你母亲的家了。”叔叔说:“这条河也通着你奶奶的家。”伯父说:“哎,你奶奶呀,一辈子就是羡慕别人能出去上学、读书。不是你奶奶一再坚持,我们几个能上得了大学?”几个人都点头,又都沉默。
从他们的对话中,我们还知道了他的父亲还上了大学,是个有文化的知识分子。
后来汽车挨近一座石桥停下。父亲说:“就是这桥。”我们走上桥,父亲说:“看看吧,那就是你母亲以前住过的房子。”
高高的土坡上,一排陈旧的瓦房,围了一圈简陋的黄土矮墙,夕阳下尤其显得寂寞,黯然,甚至颓唐。
那矮墙,父亲说原先没有,原先可不是这样,原先是一道青砖的围墙,原先还有一座漂亮的门楼,门前有两棵老槐树,母亲经常就坐在那槐树下读书……
母亲这个坐着读书的形象想必一直就留在父亲的心中……
倒是母亲因为家庭原因没上成大学,结婚后父亲大学尚未毕业,为了生计母亲去读了一个会计速成学校。
也因此,奶奶总是羡慕母亲,说她赶上了新时代,又上过学,又能到外面去工作……
母亲去世十年后的那个清明节,他和妹妹曾跟随父亲一起去给母亲扫墓,但是母亲的墓已经不见。
父亲满脸通红,一言不发,东一头西一头地疾走,满山遍野地找寻着一棵红枫树,母亲就葬在那棵树旁。
史铁生说,父亲憨厚老实到完全缺乏浪漫,而母亲可是天生的多情多梦。
他所能做的惟一见证是:母亲对父亲的缺乏浪漫常常哭笑不得,甚至叹气连声,但这个男人的诚实、厚道,让她信赖终生。
母亲去世时,他坐在轮椅里连一条谋生的路也还没找到,妹妹才十三岁,是父亲一个人担起了这个家。
二十年后一切都好了,那个冬天,一夜之间,父亲就离开了他们。
他仿佛终于完成了母亲的托付,终于熬过了他不能不熬的痛苦、操劳和孤独,然后急着去找母亲了。
所以我们说史铁生不仅有父亲,而且是一个很爱孩子、很负责人、又有文化的好父亲。
只不过,母亲去世比较早,他觉得母亲在世时过得比较苦。他当时年轻也不理解母亲,母亲是带着遗憾和不甘离开的,所以对母亲有怀念,也有愧疚。
生病后,母亲到处去给他借书,顶着雨或冒了雪推他去看电影,到处找大夫,打听偏方,花很多钱,每一回都虔诚地抱着希望。
医院已经明确表示,他的病目前没办法治。母亲的全副心思却还放在给他治病上,从没放弃……
母亲去世后,他甚至不敢去看当年母亲亲手种下的合欢树。他独自在街上慢慢地走,静静地待着,思念的悲伤竟也成享受。
他说,三十岁时,第一篇小说发表了,母亲却已不在人世。过了几年,另一篇小说又侥幸获奖,母亲却已经离开我整整七年了。
相比较而言,父亲陪伴了他很长时间,母亲没有看到的,父亲都看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