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沛沛 洛阳 焦点讲师班三期 坚持原创分享第318天
假期第一天,休息模式。在互动中越来越敏感。我想这源于理念的不断内化和发酵。
关系要好的朋友们在一起吃饭,总会不假思索的数落另一半的不足。对方脾气好点的话会充耳不闻,知道你没有恶意,不加理会。对方脾气一般会争辩几句,证明你说的不对,或者也找出你的不足。若对方脾气不好,也许就会怒火中烧,觉得你损了他的面子。这是生活中的一种互动模式,总之,较不会引出好的结果,和谐的画面。
与之对应的,还有另外一种模式。总能看到对方做的比较好的地方,或多或少,或明显或需要挖掘。那么当对方收到这样的反馈又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我们又希望别人来怎样和自己互动呢?当我们被对方看到时又会有怎样的感受呢?
有句话说,其实女人在乎的,也许就是生活琐事中小小的温情,好话一句,当牛做马也愿意。遗憾的是,越来越钝化的感觉把彼此引向了恶性循环,无力,无助,无奈!
看到,如此的重要,如此的有魔力,看到自己,看到对方,看到周围人。
2018.04.05 2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