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周到春秋,是我们民族的少年时代。经过漫长的幼年期,先辈们摸索出来了封建,井田,宗法和礼乐来治理社会。从西周到春秋,处于青春期的中华民族开始成长。
年轻就是一切。因为年轻,可以神采飞扬,为了道义,刺客肆意燃烧生命;可以个性张扬,为了情人,男女热烈追求真爱;可以胡思乱想,为了天理,志士执着践行信念;可以个性张扬,为了国家,臣子勇敢担负责任。用易中天的话说,那个时代的人有精神,贵族的精神。
无法否认那个时期的中华民族充满着精气神,让人觉得自己可以征服一切,突破一切。但年轻同样意味着成长。
宋襄公为了贵族的体面,不愿攻击渡河的楚军,输了社稷。年轻可以犯错,但不是犯错的理由。人们终究会从现实中学习到功利主义,那么礼崩乐败也是自然而然。
我钦佩那段时间内,追逐自己信念的人们,他们塑造了中华民族的特性。他们把对天理的追求刻在在中华民族的灵魂中,从此往后,虽然我们没有神,没有上帝,但天理永远在我们内心,指导我们行动。青春期,我们会犯错,我们会受伤,我们也会走弯路,但这点点滴滴都成为了我们生命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以成长的角度看待中华史,别具一格。从史前到商周,我们摸索出了一套制度,并广泛地应用它。但残酷的现实告诉我们,这并不可行。也许是人性使然,也许是资源匮乏,也许是人口压力,总之,战争不可避免。既然打仗,那便是你死我活。战场上可以讲一讲精气神,但还是以锋利的武器说话。这真像一个初入职场的新人。原来,仁义礼智信都只是套磁的遮羞布,真正比的还是竞争力。从此,他变成了自己最讨厌的人。
如果年轻的纯诚可以度过残酷的竞争,中华民族便能够保持初心。但这肆意的澎拜生命恰恰是需要驾驭的,诸子百家们于是想出了种种方法,驯服生命。不知道是我们的生命力不够旺盛,还是诸子百家过于聪慧,这生命的洪流被驯服了,从此中华的舞台上,只有人偶,没了精神。但我觉得中华民族的悲剧还要寻找更深的原因。早慧易折绝不是答案,就是是什么因素让我们深陷在传统和语言的陷阱里却无法自拔。
当然,我也仰慕年轻的中华民族。那个时候,人们可以自由的生活,思考,实践。一切没有答案,一切都是开放的。这也或许是我的美好幻想。平民或许屈于贫困的生活,贵族或许困于贫瘠的生活。对信念的追求,也是一种沉重的负担。刺客为什么要坚持报仇?电影英雄就讲述了一个放下仇恨的刺客。那是一个现代的刺客。春秋的刺客看得见天下么?年轻的中华志士是否只是看到自己的诗和远方,而忘记了别人的苟且。
还有一点感想就是,中华民族年轻的精神有没有传到当下?也许有的。可惜的是,我们继承多是年轻的迷茫,而不是成长的经验。当下是中华民族的第二青春期。同样是新的社会制度,同样是野蛮的成长,这一次,我们会去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