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看《亲爱的客栈》,被阚清子的砍价本事给震到了,太会砍了,软磨硬泡,撒娇讨好,这不正是平常我们生活中自己砍价的样子吗?
我买衣服鞋的时候往往买贵了,因为实在不善于还价,卖家说出一个价格,我不敢多砍价,只在那个基础上减价二、三十,卖家如果爽快的答应了,那时我就觉得吃亏了,完全可以再往下降一点的,这时再要求卖家便宜一点,也只是给你五块钱的优惠了。
以前有些店铺讲究货真价实,店里挂着“不二价”的招牌,有些客人就认准了这个招牌,会主动上门购买,所以店家也不需要花精力去跟顾客讨价还价,生意自然是好做的。
但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这种“不二价”的店铺渐渐消失了,大家觉得不讲价会吃亏,能便宜一点是一点,讲价就成为交易的必经阶段,卖家漫天要价,买家就地还价,看谁有本事谁得便宜。
说到砍价,有些人天生善于讲价,这种人脸皮厚,嘴巴巧,胆子大,而且有钓鱼的耐心,所以一般都能得胜而归,方法大致有以下几种:
第一,进到店里,虽然你一眼就看中了一件商品,但你切不可流露出喜欢之意,而要不动声色地询问店里别的物品或他店里没有的东西,一番交易未成之后再随意问到喜欢物品的价格,这时卖家一般急于成交,因此价格也不会定得太高,还价的余地也很大。
第二,对于喜欢的物品,虽然心里十分中意,但你还是要吹毛求疵,尽量找出它的缺点,比如“颜色如果能素一点就好了”、“我喜欢长款的,这款太短了”等等,总之就是要把东西说的没那么好,这时卖家的心里已经软了,价格自然也有商量的余地了。
第三,还价要狠心,不管定价多少,砍掉一半,这自然是需要一点胆量的。这时候两个人比的是耐心,他几块几块的减,你几块几块的加,谁性急谁失败。
第四,如果最后交易没成,你就坚决的掉头离开,也许他会喊你回去。如果不喊你,而你又实在喜欢那件东西,你也不要不好意思,要有回去的勇气。
以上方法虽懂,但对于像我这种脸皮薄的人,成功的机会并不多,因为我怕费功夫,怕伤和气,所以每次交易往往以我的妥协而告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