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师班收获(一)
准备讲座要追求完美,但讲的时候不要追求完美。慢慢的丢掉拐杖,先用课件讲。
讲座过程中一定要听众参与进来。每一个点都要讲透,不要追求大和多,太多了,讲不透,慢下来。理论要讲细讲透。
节与节,点一点之间再慢一点,重要的东西要有铺垫,慢下来可以让听众跟得上,重点可以重复强化,不要轻飘飘的就飘过了,可以给听众时间消化。
前面要有很多铺垫的场景,让听众有感受,这些铺垫都是为了让他有带入感,使他能够有参与度,最后能够更好的切入主题和理念。要学会设置场景,细腻生动、渲染气氛、娓娓道来,并且加上语气、语调和表情。
课件简洁,有时用几个图就够了。小视频、图片,视觉的冲击,会带来更强的感受性,感受不是目的,只是达到讲课目标的手段,是为了教给听众切实可行的方法。因此,讲座最终是指向两点,第一是感受;第二是落地的实操,将重点放在具体可行的方法上。
案例和故事要有普遍性和常见性,这样才能打动听众,让他感觉说的就是他的困惑,就是他自己的事,只有这样才能让听众有更多的带入感,才会扎心。
讲师要接纳和欣赏你的听众,要保持和听众是一伙的,更多的去看到他们做得好的部分,和他们的不容易,有了同频才能共振。
细节的处理,每一次课件都要进行打磨和修改。案例、故事怎样与主题更加的契合,怎么自圆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