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要做自己,我对这种说法是有很多疑问的,其中最大的疑问就是做自己和随心所欲的差异,一个人他或者她做着自己认为对的事,并且醉心于那件事,这可以看作是做自己了,但我也可以理解为这是任性,是为所欲为,因为事事按自己的想法去做其实并不容易,生活当中人总是会被一些规矩制度束缚,总是要去做一些在某个年龄段应当去做的约定俗成的事情学生就要去上课,工作就得去上班,年龄到了就要去相亲诸如此类。这些事情很头疼,即使我们不情愿去做,还是会逼不得已去做,比如一个学生他不喜欢课堂里学的知识,他逃课学习自己觉得有意思的知识,这也是做自己,但是他可能考试不及格,要挂科,要重修,所以要顺利的毕业就得踏踏实实上课,不管你去课堂上学不学,更无关喜欢不喜欢。
没错,我是在逃课的时间写下这些文字的,我并不是要为逃课辩白,如果没有一个学生去上课,,人人都去做自己,那学校就会乱套,这一点我很明白,但是明明觉得很枯燥的课程还要去上,而且明明可以用这些时间投入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学问上,那么上课就会成为这些学生的一种精神负担。我就是这种精神负担的受害者。而且我觉得,强迫学生学习他们不喜欢的知识,这已然偏离了真正的教育这不是在给学生传授知识,而是在给学生强加限制。
今天是农历十月初一,距离研究生入学考试还有五十四天,我下午在图书馆寻到了林语堂先生写的语苏东坡传,这本书之前在网上读过,语言很舒服,明天准备借来读一下。苏轼是一个真正热爱生活的人,就像我在读文学史的时侯这下的笔记那样,他是一个在看清了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的人,我觉得他的身上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
学校里开设的文学专业也许并不是我所要追求的心目中的文学,这两者可能存在着天差地别,学校里的文学是学术意义上的文学,靠着这学术,我可以养活自己,解决生计的问题,但那不是纯粹的文学,文学的应有之意该是用语言去传达美的艺术,而不是艰深晦涩的学术文章。
史铁生的散文我想是值得去读一读的那也是一个生活的沦落人,周国平先生对他推崇备至,在他的身上应该有着一些独特的生命体验,这些心灵体悟或许对我是有帮助的,不妨去学习一下。
什么是有价值的?那得我说了算,什么是真实的?那得我去判断。读书对我而言是有价值的,因为我觉得从中可以得到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精神和思想才是真实的,因为它们能达到永恒和不朽。
带着文学,养活自己,看这人间,光怪陆离。
十月二十八
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