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深知这辈子唯一可能为自己拼搏的就只有写作这件事了。
可我总是断断续续,并没有把写作这件事情当成我的生命。
我想这也许源于年少时期的习惯,对,我没有记录的习惯。
现在回想,如果当初我有记录或者写日记的习惯,那该有多好。
我总是习惯于依赖头脑去想象,去经历风暴,结束后什么都没能留下。
然而我总是很乐意这么去做,就好像一个傻子一样。
头脑风暴就是我的精神鸦片,我想我戒不了。因为它总能让我脱离现实的束缚,获得短暂的自由。
我可以为所欲为,在想象的空间。那是一个不同于现实世界的精神伊甸园,我无需为任何不得体的行为而负什么责任,我只需要沿着自己的渴望去寻找那个无所不能的疯子。
我常常用“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来形容自己。这并不是在褒奖自己,反而是一种无可奈何摇头的心里安慰。当然,我的思想并不那么高深,这只是一个很形象的对比而已。自己几斤几两,我还是拎得清楚的。
怎么办呢?
对此,我无药可救。就像吸毒上瘾的人一样,他们总是无法控制自己。
好吧!就这样吧!既然无法摒弃,那就索性快乐的接受它吧!
这样难道不好吗?
你也可以试着继续这种想象,只不过可以尝试另外一种方式。
那就是把它写出来,好吗?
这样,你既可以继续幻想,又可以永远的拥有着它们。
老话总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我的朋友总是说我是一个不切实际的感性的人。这一点我也总是认同。虽然我知道这并不是一句夸奖的话。
直到今日,某然间看到一段话,似乎给了我想要继续这样做的合理的理由。
“理性的对立面并不是感性,而是本能。感性的对立面不是理性,而是麻木。而麻木并不能带给人幸福。”
我猛的被这段话给击住了,我从来没有去分析过“理性”与“感性”之间的关系,我们也总是很乐于在现实生活中自动的把这两者看做对立面。
“你是一个很理性的人”
“你是一个很感性的人”
前者总让人感觉是在表扬那个人,在处理事情的时候总是很理智,很成熟。好像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处理方式。
而后者总让听起来的那个人并没有太多欢愉,因为那不是夸奖,而是一种很慈善的批评。感性在思想意识里面总是代表着情绪化,不稳定,不能够合理的做出判断。
好吧,就是这样,这两者之间被潜移默化的当成了对立面。
然而却在听到那段话的时候,我感觉给自己找到了拥有感性这种特质后的幸福感,也许以后别人再说我是一个很感性的人时,我会是很高兴的状态。
因为我并不是一个麻木,体会不到幸福的人。
这多么令人高兴啊!
你瞧我,现在快乐得就像一只刚得了歌唱冠军的小鸟。
我想中国的汉字文化总是这么的博大精深,我们可以借助积极的思维去理解它当下的意义。一切只为了让自己更幸福,更快乐的意义,这就是唯一的目的。
活过生命三分之一点五长度的我,在当下似乎更确定了今后人生的方向--只为了更幸福的活着,就此一个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