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湘西《味》
曾有人问我,本从事文化传媒行业,为何会背道而驰的选择去卖米粉?
就像《鱼翅与花椒》一书写到的一样:我们吃的东西,代表了我们做人和自我认知非常核心的一部分。
所以我卖米粉的初衷就是想让每一个在外背井离乡打拼的人能够得到心灵的慰藉,让更多人外乡朋友吃到湘西的味道。因为 “认识一座城,更应从记住它的味道开始!”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湖南省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州(聚集地)。位于湖南省西部,武陵山脉中段,湘黔渝交界处,人称 “ 一脚踏三省”、“湘楚西南门户”。湘西山清水秀,有“国家森林城市” 荣誉称号。
湘西人杰地灵,孕育出了文学巨匠沈从文、艺术大师黄永玉、国家歌唱家宋祖英等名人。美丽湘西的美食也充满特色,也为湘西这一片美妙的土地带来无限的生机。
有句话是这样说,湖南人爱嗦粉,他们“宁可三天不吃肉,不可一日不嗦粉。”
由此可见,湖南人吃米粉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湘西人对待米粉也是情有独衷。
在湘西的清晨,米粉味满街飘香,处处可见男女老少捧着一碗热腾腾的米粉正“嗦”的起劲,米粉早已成为了湘西人的口食依赖。
湘西原生态米粉采自高山富硒大米和山泉水加工而成,根根分明、口感更有弹性,嗦起来很有韧劲,味道鲜美爽滑,嗦起来每一口都是大山的味道。
当然,米粉哨子(臊子)也是花样繁多,比如:苗家酸汤、木耳肉丝、排骨、牛肚、腊肉、腊肠等等,都是湘西米粉的一大特色。
就连湘西特色小吃也是堪称一绝,如:边城茶峒米豆腐、洗车河霉豆腐、土家人油粑粑、黄金茶叶蛋、高山黄豆浆等等是湘西人吃粉最好的搭配。
湘西人还爱吃酸辣,家家户户都有辣椒地、酸菜坛,吃米粉加上剁辣椒、酸萝卜、苗家酸汤等等搭配也别有一番风味。
2、我和湘西米粉
我记忆里的第一碗米粉在7岁。
那时,处于90年代矿山开采、百业兴旺,寨子里开了一家米粉店。在那个年代米粉店只有在镇上和县城才有,所以那时起,母亲常会买米粉端回家吃,在食品贫乏的孩童时代,能吃着浓香扑鼻的一碗米粉,已是奢侈。
而今仍时常想起儿时手捧大碗米粉大快朵颐嗦粉时的情景,简直是童年生活中最温馨、幸福的画面。
于是,那碗米粉独特的味道,深深地烙进了我的童年记忆。
后来考上北方大学,在学校点的第一碗米粉竟然是一碗面,才知原来南北饮食差异如此之大。
此后,大学四年陪伴我的早餐由米粉变为了面条,即使口感不同,我也会特意叫师傅把面拉成类似米粉的形状,因为那是从小到大的湘西味道。
家乡,是一种情怀;家乡的味道,更是一种无尽思念,更值得用一生细细品味。
所以,在那时起顿时脑海中我就有了回南方开一家米粉店的念想。
时光荏苒,当年想开家米粉店的念想一晃九年。
今年四月,回到老家,四处拜师学艺,两个月时间,吃过湘西大大小小67家米粉馆,将湘西米粉的特色和优点整合,做出了自己的特色湘西米粉。
在美食上,我注重绿色健康食材,健康、绿色、干净、安全是我的宗旨,所以在原材料方面都以亲身挑选,这样的才有绿色的湘西味道。
2021年5月,辞去工作的我回到老家开了一家米粉店。
2021年12月,湘西米粉将走进大城市。
3、乡味走出大山
湘西米粉是众多游子的一种牵挂,他乡和家长的距离就是一碗米粉,让众多游子品尝到家的味道,漂泊的胃才算着了地。
对于湘西米粉:我将开创独特的少数民族特色米粉,并延伸以“湘西原生态米粉,绿色健康,粉味你来”为主题,开启注重营养健康潮流的少数民族风和米粉新时尚。将湘西米粉带到大城市,让更多人尝到湘西美食。
对于湘西文化:我将带领团队以湘西饮食文化、人文风景、农产品推广为根本,贡献一份微博之力。
对于未来:我期待未来3-5年,湘西米粉可以走进北、上、广、深等各大城市,让更多人吃到来自大山湘西里的味道。
宣传自己家乡是每一辈人孜孜追求的目标,有些事没有人愿意做,有些人只喜欢旁观评说,而90后的我敢于想,敢于践行,便是对乡愁最好的慰藉,也是对乡情最好的诠释!做米粉只是开始,也将是我毕生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