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膳之后,戌初点灯时,元春的那顶金黄绣凤撵舆才缓缓抬进了贾府。自元春两脚一落贾府之地,我们由原著种种细节,得知这个支撑贾氏一族的贵妃,内心是何等凄苦。
“贾妃降座,乐止,至贾母正室。贾妃满眼垂泪,满心里皆有许多话,只是俱说不出,只管呜咽对泣···当日既送我到那不得见人的去处,好容易今儿回家娘儿们一会,不说说笑笑反倒哭起来。一会子我去了,又不知多早晚才来”。元春封妃,毫无欣喜得意之态,言语间却颇有些前途未卜的意味。
“贾政至帘外问安,贾妃隔帘含泪谓其父曰:田舍之家,虽齑盐布帛,终能聚天伦之乐;今虽富贵已极,骨肉各方,然终无意趣”。元春这几番话,字字透着万般无奈,足见当年进宫,实非她自己的心愿。那么,元春究竟是因何入宫的?我们依旧到原著中寻找线索。
其一,原著提及仕宦名家之女皆要选秀,“近因上崇诗尚礼,征采才能,降不世出之隆恩,除选聘妃嫔外,在世宦名家之女皆亲名达部,以备选为公主郡主入学陪侍,充为才人赞善之职”。
如此一来,元春自然在选秀之列,“长女名元春,现因贤孝才德,选入宫中作女史去了”。
其二,贾府子孙毫无建树,已然日渐式微,需要一个贵人支撑。深知贾府底细的周瑞家的女婿冷子兴曾道,“这宁荣两门也都萧索了,不比先时的光景。生齿日繁,事务日盛,主仆上下安富尊荣者尽多,运筹谋画者无一;其日用排场,又不能将就省俭。如今外面的架子虽未甚倒,内囊却也尽上来了。这还是小事,更有一件大事。谁知这钟鸣鼎食之家,翰墨诗书之族,如今的儿孙竟一代不如一代了”。
贾府自宁荣二公之后,子孙全凭蒙荫过活,并没有一个真正有本事得青睐的人,为贾府一族计,他们必须要寻一个重新得势的可能,选秀就成了一个捷径,如此怎肯错过!
第三,贾政的嫡长子贾珠原本有科举入仕的可能,若不是贾珠不寿早夭,果然能金榜题名,贾府也就不必拿元春做文章。只可惜贾珠一死,元春就成了唯一的可能,这是她生在贾府不可推卸的重任。种种相加,终促成元春入宫,然而她志不在此,勉为其难,也注定了晦涩下场。
来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