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幽王,历史上一个著名的“昏君”登场了,请大家保持好队形,听我慢慢道来。周幽王二年,西周镐京和附近的三条河流发生了地震,一个叫伯阳甫的人就预言说西周要灭亡了。国家的建立必须依靠山川,山崩塌,川枯竭,这是亡国的象征,而且亡国不会超过十年就会发生。为了证明这一观点,伯阳甫列举了夏商的例子论证这一观点的正确性。
对于中国古代的智慧我总是心存敬畏的,但是看到这一段我产生了怀疑,似乎每到朝代更替的时候就必然天有异象。这是真的吗?不过伯阳甫的话里话外充满了朴素的哲学思想,我查了一下资料,原来还是位大神!比老子、孔子还早了近两百多年,在我看来说他是百家之祖并不为过,只不过相关的记载实在是太少了,不过他的话里涵盖了阴阳之变,自然界的平衡,确实是大家风范。对于伯阳甫的预言周幽王的做法是不予理会,继续我行我素,将伯阳甫祭祀天地的建议抛之脑后。
依我看,天灾并不能灭国,主要还是人祸,周幽王之所以被杀死,导致西周灭亡,最主要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我们来一条一条分析。
一、不敬贤不纳谏,亲小人重奸邪。
周幽王犯的一重罪,就是不敬神明,没有采纳伯阳甫的建议,不过从根本原因上看是其不敬贤不纳谏,独断专行。这个特点似乎和昏君无关,反而有些明君的潜质,很多明君的做法就是不敬鬼神,因此这只能说是一个原因,但不是根本原因。另外他重用虢石父,这个人的特点就是会说话,周幽王怎么说他就怎么说,十足的奸臣嘴脸,亲近这样的人并委以重任不亡国才怪。
这里有一个问题,如果周幽王真的是昏庸无比,那他为什么没有听信谗言把智贤之士都驱逐或杀死呢?我看周幽王内心是明白的,一个国家忠臣贤臣和奸臣都是必须有的,有和珅必有纪晓岚,乾隆作为皇帝需要平衡,失去了平衡皇帝就要出问题了。所以这一条原因我只能说不足采信。
二、红颜祸水不是女人的原因,是因为两条龙的唾液。
说到这个词,我想到了妲己和纣王,很多时候女性都成为了混乱朝廷的罪魁祸首元凶巨恶,真的是这样吗?看到周本纪我知道了红颜祸水最原始的出处,原来是夏朝时的两条龙造成的,他们造访夏朝国君,夏王为了避免灾祸,按照占卜的结果收集了龙的唾液,这些唾液在夏殷两朝都没有打开,但在周幽王的时候打开了。打开后的唾液溅到了一位宫女身上,她就生下了褒姒。
烽火戏诸侯就是因为这个女人,大家信吗?反正我是不信。因为这个故事过于荒诞,有点像西方世界的潘多拉魔盒,打开了就放出了世界上所有的罪恶,但最后盒子里还剩下了一个东西就是希望,而周幽王的这个盒子里显然没有希望,因此周幽王就挂了。在男权的世界里,女子的地位很低,她们有什么影响力呢?
周幽王可能很喜欢褒姒,但是因为这个原因就会灭国,有点夸张了,因此红颜祸水也是假的,包括所谓的烽火戏诸侯我看也未必是真的,可能是有人刻意为之为了把自己洗白,把周幽王进一步塑造成昏君而编造的一个并不高明的故事而已。
三、废长立幼,祸乱之根本,这才是根本原因。
在我看来这才是周幽王成了昏君,被杀,西周灭亡的最大原因。就是废长立幼,因为宠爱褒姒,周幽王废了原来的皇后申后和太子,立褒姒为后,立褒姒的儿子为太子。这下子周幽王给自己埋下了灭亡的伏笔。因为大家从史记的描述中可以看到杀死周幽王的凶手里有一个人叫申侯,这个人是谁呢?他的岳父申后的父亲,周幽王的岳父老泰山。
废长立幼才是周幽王被杀的真正原因,这里申侯就是内应,因此不是烽火戏诸侯,而是烽火压根就没有点燃。有了申侯的引领烽火自然不会点燃,谋杀夺权才是真相吧。因为周幽王死后,继位的周平王就是申后的儿子,这就是最大的受益者。如果周幽王不死,他就没有机会登基,就是他因恐怕镐京保不住,打定主意,把国都搬到了洛邑,才导致西周的灭亡。看看西周灭亡和周幽王没有什么关系吧,我做一个大胆的假设,如果周幽王没有被杀死,而是申侯一族被灭族,那么周幽王还会是昏君吗?
这里我想到了昏君和暴君的由来,这种称谓从来不是老百姓的观点,而是统治阶级的思想。在哪个信息不对称的时代,老百姓才不关心皇帝是谁?他们只关心自己能不能吃饱穿暖,就这么点追求。他们怎么可能知道皇帝到底是昏君还是明君呢?那么昏君和暴君是谁定义的,不是史官是统治阶级定义的。所谓昏君和暴君就是触犯了大多数统治阶级的利益的另类君主的统称吧。
一个人的历史,一家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