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久之前,在得到上听到了《傲慢与偏见》的音频,但还是觉得很不过瘾。抛开它世界名著的身份,我更喜欢它是一本纯粹的爱情小说。
最初对它的兴趣来源于这本书的时代背景——限定继承制。一个已经过去式的制度,却让贝内特一家陷入了愁嫁的烦恼。
刚开始,它并没有吸引到我,也许是因为我已经提前知道了结局的缘故。但在看书的时候,仍旧从字里行间仿佛看到了三角恋的样子——达西开始爱慕着伊丽莎白,宾利小姐爱慕着达西,伊丽莎白却又因达西的傲慢而对他没有好感。
也许爱情最有趣的地方就是在这里,爱情最美好的时候不会是热恋,而应该是萌芽。达西偷偷的暗恋着伊丽莎白,而伊丽莎白还恍然未觉,反而因为他人的看法而对达西更加厌恶。在这里,奥斯丁便巧妙的穿插了一个人物——威克姆。
从威克姆口中,伊丽莎白对达西的厌恶更重,而得知是达西拆散了姐姐的好事的时候,更是厌恶到无以复加。以至于,在达西向她表白之时,她会爆发出那样的怒火。然而,事后她却又对达西表达的爱慕,辗转反侧。
书中最精彩的部分,该是伊丽莎白的内心独白与对达西的描写。一个女儿家,虽然表面装作若无其事,但仍旧对达西初次到访时的傲慢,有着小小的虚荣心。
至于中间穿插的姐姐与宾利先生的爱情,表兄柯林斯怀有目的的求婚,妹妹莉迪亚跟着威克姆私奔的事情,都随着伊丽莎白与达西之间的默契与爱情,最终在达西的那一封充满了“怨气”的信,舅母透露出的“秘密”,让伊丽莎白对达西产生的误解而感到羞愧,更让伊丽莎白感到脸红和“窃喜”。
啊,原来他是这样的人。想起温和有礼的宾利先生,彬彬有礼却是个十足赌徒的威克姆,想起十分健谈却毫无主见,依赖凯瑟琳夫人的表兄柯林斯,与他们相比,达西的确“傲慢”。他不善言谈,总是一副旁观者的冷眼。但当你走进他内心的时候,才会发现,达西的心里,很小,小的只能够装下一个人。
如今回想起来,看到达西给伊丽莎白回的那一封,写得信封上满满都是字迹的信。像个怨妇似的,甚至还将自己亲妹妹的丑事说出来旁证威克姆是个怎样的人。这个看似毫无头脑的举措,可不正是说出了恋爱中智商无下限的人吗?即便是自诩为冷静,理性的达西,却也没有逃脱掉这个桎梏。
书中的前三十四章,是断断续续看完的。因为大部分都是在说的姐姐简的事情,而到了第三十四章的时候,我才用了两个小时将后面一口气看完。
有人说,这世上只有两种故事:爱而不得,棒打鸳鸯。
到了后面,看见伊丽莎白内心的转折,那一处处小儿女心态的变化,羞愧,脸红。着实让人觉得有趣。
比如这一句:伊丽莎白在回答姐姐说达西的傲慢,答:“事实上,从内心而言,我深深的为他难过,然而他既然还存在种种其他的思量,它们极有可能很快将他对我的好感驱除掉,你应该不会责怪我拒绝了他的求婚吧?”
又比如:
看吧,当爱情来得如此猛烈的时候,人们却又在怀疑他。
爱情从来不是一厢情愿,达西与伊丽莎白也是。当凯瑟琳夫人来家里,义正言辞的对伊丽莎白说,让她离开达西的时候,倘若伊丽莎白对达西没有半点好感的话,那他们恐怕也走不到一起。
到了这里,事情也走向了尾声。凯瑟琳夫人的威逼并没有什么用处,反而使得达西对伊丽莎白更加的欣赏,倘若她就此屈服,达西恐怕才会寝食难安呢。
与妹妹的婚姻相比,伊丽莎白的婚姻却是十分幸福的。
而这种幸福是来自于达西与伊丽莎白的“势均力敌”,抛开家世不谈,达西冷静理性,内心柔软(偷偷为伊丽莎白的妹妹莉迪亚解决威克姆的欠债问题),而伊丽莎白活泼大方,内心却又敏感坚强,有着自己的主见。二人的互补才是爱情的最好模样。
虽然简.奥斯丁奶奶(应该是祖祖祖奶奶吧,十八世纪的人物)终身未嫁,这也得感谢那位牧师的不娶之恩(嫌弃奥斯丁家境),所以才会有了这本传世的《傲慢与偏见》。
若说这本书好,好在哪里……我觉得首先是人物吧,无论是简的温良谦和,如玉般的女子,还是伊丽莎白开朗大方,妹妹莉迪亚的放浪,还是玛利亚的内傲与表现欲。特别是宾利小姐,与达西,还是伊丽莎白三人共处一室时候的各人心思,着实令人发笑。
其次,大概就是情节描写了吧,细腻的内心独白,通过信,对话的表现,故事所起的转折,跟着伊丽莎白的感情线,虽然不是生离死别般的波澜壮阔,却是可以体会到女儿家百转千结的小心思。
以至于达西的心理,仅仅透过一些事件或动作来表明他对伊丽莎白的爱慕。
爱情这东西,总得有人先踏出一步,才能知道会不会有人跟你走。
没有太多的叹息与遗憾,毕竟故事是一个大团圆的结局。然而总是觉得这样是否太过仓促了,也许,这就是意犹未尽吧……
好了,百闻不如一见……爱情最好的样子,就是伊丽莎白与达西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