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办代替:指父母完全代替孩子做许多他们力所能及的事,不注意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和技巧,反而培养孩子的依赖心理。
比如父母帮着孩子整理书包,追着孩子喂饭,当孩子有不会做的题问父母时,父母直接告诉答案等。这些父母似乎总是怕孩子做不好,不忍心让孩子面对困难和经受挫折,或者怕误时间。从表面上和眼前看,包办代替,似乎对孩子有好处,并且也节省了父母大量等候的时间,但从长远看,对孩子却非常不利,因为剥夺了孩子实践的机会,使孩子得不到锻炼,也就阻碍了孩子的成长。
前几天我放手让孩子自己做事情,得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孩子高考以后,想要参加社会实践锻炼,自己挣点钱。我有个同学做快递生意,我就问他能否让孩子去做上一段时间,我同学说让孩子和他联系。当时我就想,儿子能主动和陌生人联系吗?我觉得有难度,为此我把他的手机号码告诉了我同学,担心一旦孩子不主动联系,就让我同学和他联系。然而事实大出我所料,当我把同学的手机号码告诉儿子后,他接着就给我同学打了电话,并约好第二天去见面,一切进展非常顺利。儿子在快递公司已经坚持干了五天了,即使今天报志愿也不间断,在送完货以后,赶紧回家填报。我为我的放手感到庆幸,也为儿子的独立自主感到高兴,只有放手,才能让孩子有锻炼成长的机会。
过分控制:指父母对子女实行直接的和尽可能完全的(“全天候的”)控制。
父母对孩子是绝对权威,强调孩子要听话、要服从,用各种清规戒律约束孩子,干预孩子的个人意志,防止和制止孩子的独立行动。父母对孩子频繁地发布指示和禁令,如不许淘气,不许闹,不许跑,不许跳,坐着不许动,手不许乱摸,身体要坐直……没完没了地对孩子进行指责和纠正。
过分控制,使孩子经常有不自由和受压抑的体验,有时便爆发为不合理的冲动行为。逃学、打架、斗殴、偷窃、破坏公物、虐待小动物等。这种行为,对于行为人来说,是一种解脱,行为本身伴有一种冲破约束的快感。这样一来,每次不良行为都被快感所强化,所以容易成为习惯。
我也曾对孩子过度控制过,比如上小学时,孩子磨蹭着不做作业,我就直接告诉孩子,先做数学再做语文。当时我觉得我想的特别细,特别有效,孩子是去做作业了,但让他丧失了他自主决定的机会。孩子上高中以后,我开始学会放手,让他回归自己,他的事情他负责。周六周日看手机玩电脑,我闭嘴。高三寒假了,他仍然大多数时间玩手机电脑,每天只有很少的时间用于学习,我虽然很着急,但只能闭嘴。当孩子快要高考的那几个星期,仍然每个周日玩电脑,我仍然选择闭嘴,相信他在家痛快的玩了,上学就能安心的学习。事实证明,越信任孩子,给孩子足够的自由,孩子学习的效率越高,越能发挥出他的潜能,高考也考出了令大家都满意的成绩。
各位家长们,请放下您的担心与控制,给孩子以自由、鼓励和尊重,还孩子一个宽松的成长环境,每一个孩子都是一颗优秀的种子,都能长成他自己独特的,而不是成为别人的样子。请欣赏孩子的独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