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叶圣陶的《三棵银杏树》,模仿其构段方式,写一种树木。
一个孩子说:“我没有见过树,怎么写?”
“河边的柳树,你看到过没?”
“没有。”孩子头摇得像拨浪鼓。
“桃树呢?就是我们吃的水果—桃子树。”
“没有见过。”
“那你就写一种花吧!比如栀子花。”
“也没见过。”孩子一脸茫然。
“你啥子树都没见过吗?”同桌帮我急了。
“我听说过,但不认识它们呢!”
我知道男孩的意思是不熟悉,不了解。
非常寒心,现在的孩子,对于自然的陌生,对于电玩的熟悉。
这是孩子的责任还是父母的责任?
一个孩子写了《老家的桃树》。“秋天,桃树的果子熟了……”
这个时代,大家都在奔跑,好像忘记了留意身边的草木,忘记了,我们原本是和清风融为一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