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的根源无非就3个:
总觉得这不是自己想要的,但又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但不知道怎么才能实现;
知道该怎么实现,但就是做不到。
大多数普通人一生,都被困在了这3个问题里面。
我老板身价上亿,他总会不停地花钱去见很多老师。
这一次,他花了20万,就为了跟一位牛人吃顿饭。
昨天他见完那位老师之后,今天就拉着我们这些中坚力量做分享了。
也算是我的幸运。
说实话,很多道理都是老生常谈。
但当自己悟出来的东西,能够跟一顿饭20w的牛人所述的内容相互印证的时候,会有一种莫名的成就感。
就其中最重要的2个观点给大家分享一下。
001
先相信,后看见
先相信,后看见是牛人;
先看见,后相信是韭菜。
就拿24年9月底那一波股市红利来说。
国家宣布注资股市的时候,是在9月23日。
那时候股市没有什么波动。
这个时候,很多人觉得不就一个消息嘛,我再等等。
等到9月底几个涨停板之后,人人都知道股市能赚钱了。
摩拳擦掌,10月8号入场,成为了赚到钱人的接盘侠。
这只是一个案例。
你可以自己代入到自己身边的事情,来验证这句话。
就像我在看书的时候,
我很少会看作者所写的案例,而是结合自己所接触过的事件,代入到作者的结论之中,看看是否符合能够得出相同的答案。
同样像我去年开始日更的时候,
我无比坚信自己能够日更100天、200天、300天,于是我看到了自己真的坚持了1年。
而那些总是对自己说,
我要是做不到怎么办;
这个太难了;
我没时间。
。。。。。。
这些话的人,一定是做不到的。
坚信自己能做到的人,每天都在强化自己能做到这件事;
而那些对自己说丧气话的人,其实每天都在告诉自己你做不到。
当我的经历,能够跟牛人的思想印证的时候,我更加坚定了我在读书、写作这条路上走下去的信念。
002
终点决定起点
这句话什么意思呢?
可以翻译成,
目标在哪里,我们的起点就在哪里。
跟《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的,以终为始,是同样的道理。
就像我时常跟一些道友交流,告诉他们,
搞清楚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是一个概念。
因为我们可以通过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反推自己要做什么事。
依然拿我自己举例。
我想帮助1000人,走上读书、成长、蜕变之路,通过知行合一,掌控自己想要的生活!
那么这个该怎么做到呢?
1)先往前推一步;
帮助别人,那么我自己得先做到。
所以我自己要读书、写作、知行合一,掌控自己的生活。
2)再往前推一步;
因为要读书,所以我选择了一年看102本书;
因为要写作,我选择了一年写350篇文章;
因为要让人看到,我选择了日更公众号、日更视频号、日更知乎。。。。
3)再往前推一步;
读书,就需要知道读什么书、怎么高效读书、怎么内化知识;
写作,就需要知道怎么写、写什么、怎么将思考转换文字;
知行合一,就要自己说到做到,就要坚定不移的走下去。
。。。。。。
还能够拆分到更加细致的琐碎。
这里就跟大家做一个简单的拆解。
运用到你们自己身上也是同样的道理。
当我们知道自己要拿到什么结果的时候,多问自己几个问题。
我们要做的事情,要走的路就会很清晰。
因为解决问题,最关键的是找到问题是什么?
写在最后:
有时候听一场演讲、报一些课,不是为了听到多么新鲜的内容。
因为最底层的逻辑,都是老生常谈的道理。
其中最关键的是,
我们自己能不能通过自己的行为,真正领悟到这些道理。
简单来说,
听到到知道,有一段路要走;
知道到悟道,有一段路要走;
悟道到做到,有一段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