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看书的人,自然也喜欢买书。
2014年我买书花了将近1500元。买的书五花八门,最多的是游记,比如《最好的时光在路上》《再不远行,就老了》《我们始终牵手旅行》。
印象最深的是张千里和左手夫妇合著的《我们始终牵手旅行》,书中记录了他们从恋爱一直到孩子四岁的旅途生活。从开始的周边游,到国内游,再到东南亚游,最后到每年一度的欧美深度游。妻子左手用文字记录了旅途的点点滴滴,丈夫张千里则用他的镜头记录下无数的美好瞬间。
好的伴侣就应如此吧,在平淡生活里安静相守,在旅途道路中相互扶持。
那一年,除了买游记,还买了一些杂书,如《食物的往事追忆》。这本书是一位好友推荐买的,作者是广东人,写了许多关于食物的做法和故事。可惜我不擅长做菜,否则这本书应会早早成为我的厨房秘籍。
还有《红楼梦》。说来真是惭愧,大学期间曾多次借阅,但每次连第一章都没看完,就束之高阁了。也许那时太过浮躁吧。反倒是工作后,每天忙里偷闲,用时两月把书看完,当然也是囫囵吞枣。
关于《红楼梦》,有太多解读。曾在高铁的旅行杂志上,看到从中医角度分析书中的几种物事,比如薛宝钗所吃的冷香丸,挺有意思。有空应再读遍红楼。
那年还买了一本大部头,《设计中的设计》,作者原研哉,曾是无印良品的设计总监。书里介绍了日本人尊崇的空、白、舍文化,排版和图片都很精美。
那年买的日籍作者的书还真不少。村上春树的《且听风吟》《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东野奎吾的《白夜行》《解忧杂货铺》,太宰治的《斜阳》,川端康成的《雪国》。
初识村上,是从《挪威的森林》开始。《且听风吟》是他的第一本小说,《谈跑步》是他近年的随笔。他的文字,有些荒诞和俏皮。
《斜阳》太过悲怆,《雪国》有些压抑,看着让人头晕目眩。
看的比较欢乐的是王小波的《思维的乐趣》,里面那篇《一只特立独行的猪》,不要太精彩。
2015年买的书少了许多,但花费也近千。
木心的《文学回忆录》看了两个月。看完时意犹未尽,心里竟有一丝悲哀:这么好的书,看完了该看啥呢。木心的文章短小精悍,但总是一针见血。看过他的文字再看别人的,总有有一种黄山归来不看岳之感。真是中了木星的毒啊。
那年还买了钱穆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萧红的《呼兰河传》,沈从文的《边城》,哈代的《苔丝》。
2016年买的书少了,主要都是为娃买的,《唐诗三百首》《三字经 百家姓》《声律启蒙》《睡前胎教故事》等。
今年只买了两本书,《笔记大自然》和《自然与人生》。《自然与人生》是日本作家德富芦花所著,文笔细腻,刻画入微,像是为大自然描摹的一幅工笔画。
买的书越来越少,一方面是因为买了多年,有所甄别,但最主要的还是因为看得少了。
接下来的日子,继续做个书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