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这是一段从我的行车记录仪上截取下来的视频。
这是我回家的必经之路,视频里这个路段附近有一所初中,来来往往的孩子很多。每次路过这个路段我都会放慢速度,尽量等孩子们全都过了马路。一般情况,无论大人还是孩子,可能以为机动车给行人让路是很正常的事儿,所以大都不会有什么表示,过去就过去了。
但是视频里的这对父女(只是猜测,并不确定),先是有些惊讶(毕竟主动停下来让人的车不多),而后竟然挥手向我表示谢意,接下来孩子也做了相同的动作表示感谢。
我让了这么多次行人,这是第一个向我表示感谢的。说实话,那1.3172秒的时间,我竟然有点儿不知所措,慌乱之中只能按了一声喇叭以示回应。他们的“不好意思”给我弄得有点儿不好意思了。
说实话,如果不是出了国,我是真不知道原来车是要让人的。去年在澳大利亚度蜜月的时候,发现在国内练就的见缝插针、闪转腾挪的过马路技巧,到了国外竟然有一种有劲儿使不出的感觉。
只要往路边一站,车子基本都会自动停下来等着你过去,没有任何催促的喇叭声。这其实让我很不好意思,有一次不太想过马路,在强大的停车让人的压力下,我出于礼貌被迫过了一次马路。所以后来没事儿的时候我就尽量离路边远点儿,毕竟人家一脚刹车也挺费油的。
从那个时候起,我就忽然觉得停车让人是一件很帅的事儿。狮子座就这特点,啥事儿最后都能归到“为了装”、“为了刷存在感”,但有时候这也不是什么坏事,我甚至觉得我进步的动力基本都来自于“为了装”。
打那以后,我开车就开始有意识地让人了。总有人说我开车慢,说实话我不太明白为什么那些喜欢开快车的人天生有种优越感,言语之间总是能流露出对于开车慢这种行为的鄙视。真的,那种感觉就像是整个车都是他造的,Turbo也是他亲手加上去的。
我对于开快车并没有什么鄙视,只是觉得在中国这么复杂的路况上,开快车不够安全。但是自从我学会了让人,我也就学会了鄙视,我每让一次,我都会觉得我能站上道德的制高点—你开得快是为了愉悦自己,我开得慢是为了礼让别人。哎呀,爽。
回到这个视频。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父女二人的动作顺序,父亲先挥手,女儿跟着挥手。这么短的时间内,又是突发的情况,我相信并不是有意为之的行为,一定是这个父亲本身就有良好的教养,举手投足之间就给了女儿最好的公民教育。
如果仔细看,这个女孩儿的脸上是洋溢着笑容的,我不知道她为什么笑,但是如果真的因为这一辆莫名其妙停下来的车而感受到了生活的善意的话,那我还真的让这个世界变得美好了一点。哎呀,沉迷自己无法自拔了。
2
你知道,我肯定不是为了说开车的。开车只是我们参与公共生活的一种方式。算起来,中国从农业社会过渡到工业社会也不过一百年的时间。
截至2016年,中国的汽车销量已经连续八年世界第一。从“北上广”到十八线小城市,我们都能看到路上的车越来越多。但是车容易造,司机和行人的公共生活意识却不容易造。
我很佩服视频里的这个爸爸,我不知道他什么学历、是什么级别的干部、有多大的企业,我佩服的是他向女儿传达的“不好意思”的教育。
作为行人,我们过马路的时候只看车不看红绿灯,默认车肯定会让我们,从来不觉得不好意思。
开车的时候,觉得任何时候都可以随意变道,一路狂按喇叭,说停就停说走就走,丝毫不觉得不好意思。
看电影的时候,手机从来不调震动,来电话就接,接起来就大声唠个没完,一点儿没觉得不好意思。
公交车上的大爷大妈,因为年轻人没给让座就要动手打人,动不动还要挥舞道德的大旗,似乎人生的字典里从来就没有不好意思这几个字。
带孩子出门,从来不对孩子的不合适行为做限制,总是以“孩子还小,不懂事”为理由不以为然,特别好意思地任由孩子胡闹。
我们总是对太多破坏规则的行为太好意思了。
老年人生在旧社会,人生的大半辈子都是跟饥饿和贫穷有关的记忆,别说教育了,消除文盲都是新中国成立之后的事,他们对于规则的漠视倒也能让人理解。
父母这代人长在红旗下,计划经济虽然能吃饱了,但是人生还是有一半的时间是在对抗物质的匮乏,他们对于子女的教育,可能更多的是为了出人头地,这也可以理解。
我们这一代呢?吃穿不愁,教育资源从短缺变成了富足,但是对于下一代公民意识的教育真的就够了吗?你看那满大街的课后补习班,不是练书法就是练钢琴,生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我倒是觉得,家长们不用这么紧张,你在过马路时候的一个“不好意思”,胜过十个课后班的苦口婆心。
毕竟,孩子的成人比成材更重要一些。
3
福豆妈问我,你让孩子遵守规则,那假如他身边都是不遵守规则的人,他觉得委屈怎么办。
我说那也没办法,委屈也是人生的必修课,我还是相信遵守规则的人成功的可能性更大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