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创意之旅“心灵对话•写作”小组的第29篇文章)
生活,大千世界,生活里的人,语言,行为,情绪,情感,思维……一切鲜活的东西,混沌着,或说丰富,随便用哪个形容词都可以。这些丰富的存在,当我们偏重于某一种看待和理解方式的时候,就错过了另外一些东西。因为生活中,有人是这样的习惯看待世界,有人是以另一种不同的视角理解问题,谁对谁错,真的有定论吗?我们不能求全责备人人都那么冷静客观全面,也不必全知全觉,但我想有智慧的人应该是有温度的,即便对方的角度有所偏颇,依然予以理解,甚至,带有谦卑的,“不知道”状态去倾听。如果我们以为我们知道对方,看对方一目了然,了然于胸,是不是,这已经是一种傲慢和自以为是了呢?
过于敏锐的思维会导向傲慢,滋生智力优越。除非,对自己是否在聆听,是否过早地下了定论这一状态有所觉察。
所谓镜子,就是当我看到这些现象的时候,我也在问自己,是否很多时候我也是这样?以及,此刻我这的认为和看待,是否依然有失偏颇?我是否没有理解那两位较真者的状态,他们所看重的,他们所认真的。或许我过于着眼于他们的说话语气和给予对方的压力,很有可能他们只是心直口快,以及一份对克毫不含糊的探究。我敬重他们讨论克时的认真,说真的,我差得很远,我读克时没有这么精微和认真。
做一些思辨的,更准确地说,是抽象层面的讨论的时候,我意识到我们不能忘了相应的真实生活状况。这个相当于土壤和背景。头脑中的问题总是来自于现实生活,如果忘记了这一点,讨论时往往会流于思辨上的运行,是头脑的单一运转。不在事理上较高低对错,而是看到所思所想背后的过程、来由,以及我们真正在讨论的内容。这个内容,我相信依然是生活本身。提出自己的问题,不要管是好问题还是烂问题,重要的是,从自己的生活和真实处境出发来发问。
一个人如果存在某种强烈的角度,我想这本身就潜藏着某种暴力。
和友人关于角度的对话:
问:听很多人说走出“角度”,但是人怎么可能没有角度呢?我觉得苹果好吃,你觉得香蕉好吃,这本身不就是角度?角度就意味着局限性。我们都有喜好,都有各自对生活的倾向性,而倾向性或者角度就有意味着局限性,人真的有可能走出各自的角度吗?
答:我想局限性是指背后有情绪反应。
问:你是说,可以没有情绪反应,但是存在各自的角度?
答:其实没有情绪反应,也就不算有角度了。
问:我说的角度的意思是知某种立场或者观点,是非观、价值观等等。
答:但这通常是带着情绪反应的。
问:所以你是说这些“观”可以存在于人的意识里,但是不带有任何情绪反应?
答:当情绪反应消融时,那个立场也就自然没有了。
问:举个例子,你推荐A老师,不推荐B老师,这就是一个你的立场吧。
答:这个不一定。其实不一定有一个立场。你看到太阳从东边出来,这不是你的立场,而是观察到的事实。如果别人挑战你,你可以说,我们一起来看。没有一定坚持太阳是从东边出来,如果看到是西边,那就是西边。但是如果你坚持一定是东边,那就是“立场”。
问:哦,所以一定存在一个“事实”?会不会,大家都只是看到了事实的一个维度,怎么确定,这个人是不是彻底看到了一个完整的事实?
答:这个可以继续看。主要是态度。是不是一定坚持自己看到的,还是持一种开放的态度。开放的态度就可以说没有立场,当然可以有目前的看法,但不是坚持不变的。
问:嗯,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