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世傑□陳流:畫室里的河流(下)

图片发自简书App


        ↑陈流  1973年生于昆明。1996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为云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云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水彩艺委会委员。



10

若干年后的今天,“鱼”顺着那条艺术之河再次游来——《天空界》的每幅画里,几乎都有鱼。与“鱼系列”不同,此番游进陈流画作的“鱼”,不是现实中的鱼,倒来自远古、民间对“鱼”的种种寄托,既与中华五千年文化传统一脉相承,又赋予其全新的内容:金红,喜庆,鲜活,灵动,热烈的生命气息四溅奔散,通身洋溢出中国民间对“鱼”向来都有的种种期许:从鲤鱼跳龙门,到骑鱼化仙等等。与先前那些垂死态的“鱼”不同,《天空界》里的鱼都是鲜活态,色彩也大异其趣。相当长一段时间里,陈流的画色彩都重。“鱼”系列和报废汽车组画,甚至充满了凝重的青色。与其说画家准确捕捉到了那种颜色,不如说世界呈现出的那种颜色,被陈流准确地把握。把握依靠判断。判断需要功力。那一切都在他艺术的视看中悄然完成。青色被奋力强化后,最终方成为思索的表达。因为“只有青色才能如此深刻感人地表现出那种悲伤、绝望和忍从的情态”(东山魁夷《青青世界》)。别的颜色,如黄,如金红,出于构成需要,只作为青色的对比而存在,青色于是变得更强烈。显见陈流在那段时间里如此强调青色,乃为宣泄他作为一位艺术家内心紧张、焦虑情绪之需要——那是画家在艺术视看时就已确定的:当生命的鲜活不再,剩下的当然是对生命的喟叹。

色彩的选取和运用,并非为色彩而色彩,此乃常识。而师法造化与自然,乃一个画家最基本也最艰难的修为,非多年苦修所不能。记得陈流早年有一幅《松赞林寺》,也好看、养眼得很。在几乎纯黑的背景上,松赞林寺倒一片殷红。没有艺术视看经验者,或以为那纯出画家想象。其实不。“人间一切艺术,不过是大自然的艺术副本。”看上去,位于云南迪庆藏区香格里拉的松赞林寺,怎么都是清晰的,离人世并不遥远,让人难于看透的,正是它背后深邃神秘的黝黑。无论去过松赞林寺多少次,那片神谕与人工合力的建筑,总在不同季节和不同时辰,幻化成一片非人间景观,甚至透出某种后现代意味。有时,当整个建塘古城还没从夜梦中苏醒,一道曙红的阳光,会早早地、不偏不倚地、独独地打在松赞林寺上,将错落的殿堂、金幢、僧舍、石级融成一片赤金,流动着,融溶着。那时,它更像是一个梦,一个想象中的所在。事实上,香格里拉就是一个梦,曾经存在,已然逝去,被重新忆起,将它返还大地。陈流显然在某次对松赞林寺的视看中,发现过这个秘密。没有这样的视看体验,无法画出那样的画。但艺术家并非大自然的三等秘书,只作记录,而是要赋予对象以灵性。《松赞林寺》融进的,正是一种人类的理想,纯净的梦幻。创造始于视看,又超越日常视看,最终才成就了艺术。

图片发自简书App

        ↑陳流:《天降大任~吉祥三寶之一》布面油畫.2008年



就像河流一直在奔行一样,陈流对“鱼”、对色彩的理解,也在变化。若干年后的这组画,尽管依然是“鱼”,倒早不是多年前那些有着浓郁青色的“鱼”,它金红透亮,生意盎然,腾挪跃动,似能让人听见它矫健的尾鳍拍打水波的清脆响声。随着那些“鱼”的游动,画家陈流的艺术视看也在发生着转移,曾经的忧郁变成了明快,曾经的无奈与叹息变成了对自然万物的歌咏与礼赞。大自然改变着人类,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也改变着艺术。不是么?人类或会因偶尔“战胜”了自然而沾沾自喜,以为那是世界的永远,自己已僭越自然成为世界之王——我们身边,上演过太多这种无知的狂妄可笑的自大,但大自然只要略施法力,便会弄出些大风雪、大海啸、大地震来,以它强劲得令人瞠目结舌又无情得叫人满心悲怆的反拨,让人类的倒行逆施沦为嘲笑与惩罚的对象——每逢那时,人类注定将遭遇没顶之灾。陈流笃定看到了这一点,思考便在几年间演成了崭新的格局:对大自然,尽管人类的无义令人担忧,但大自然自身具有的伟力让曾经的担忧变成如今的崇敬有加、欢乐无限。对人类,既怒其不义又深怀悲悯,既力加劝诫也频施援手,极力以艺术去健全人类的身心,近乎“救赎”。那样一种人文情怀的凸现,以及艺术视看着眼点的转移,画家内心情绪的悄然变化,映衬出画家的思索即艺术视看的思想之眼,已然有了新的方向。

图片发自简书App

        ↑陳流:《天降大任~吉祥三寶之二》布面油畫.2008年



11

大地每天都是新的,人则终归是历史的人。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只活在当下,与历史无涉。陈流亦是。《天空界》大大小小几十幅画,规模恢宏,内容丰盈,一开头便看得我眼花缭乱,血脉贲张,待气息稍定,细细一看才恍然悟出:我的老天,画里怎么都是些神啊?可那些神看来看去倒怎么都更像是人,是我们身在其中的世俗的人——亦神亦人,亦人亦神,人神莫辨。

《天空界》里的那组《斗艳》,怎么看都透露出一种新颖的古老熟识的奇异。看着那些熟悉的场景,铜盔铁甲、红鬃烈马、大刀长矛、烽火狼烟,让人简直能听见战马嘶鸣,吼声震天,以及冷兵器交接的乒乓声。几乎每一幅,都在演绎着既像在大地又像在天空进行的争斗。那时我突然忆起幼时爱看的“娃娃书”即连环画,一分钱看一本,有时还耍赖连看几遍,过足瘾了才去还或换——想想就一分钱,还真对不住那些画连环画的人!有孩子后我买过几大箱连环画,净挑名家名著,画工精湛,文字也好,待孩子长大才全数送人了,至今女儿想起来还说,真是的,干吗都送人了啊?知道现在一本老连环画值多少钱吗?好贵,都成收藏品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陳流:《天降大任~吉祥三寶之三》布面油畫.2008年



真要把《斗艳》看作连环画一类的油画复制品,就大错特错了——好作品总让人以为那是你熟悉的,细想却又完全是崭新的。窃以为,《斗艳》画面中那些真刀真枪、一招一式的争战,骨子里有别于世俗的战争,更像当今多元化世界里万物的争奇斗艳——只是大自然那条适者生存、“劣币”淘汰的铁律,到这里倒变成了不以消灭对方为目的的“斗艳”,怎么说那都不是“战争”。战争虽也靠智慧,但更倚重武力,不打垮甚至消灭对方决不罢休;“斗艳”则不同,其中虽也包括力量大小、武器锋钝的较量,更是人格的比拼品行的角逐,胜败双方最终可能都是赢家。陈流无非是拿历史为现世做了面镜子。有空回想一下远古人与人、神与神之间那种公开的叫阵、一对一的单挑,倒也好玩到大有深意,那样纯朴的年代,法令或不健全,争艳却有规矩。起码不像当今,口口声声喊着“和谐”“双赢”,谈判桌上明明是香槟与鲜花,倒老在暗处使绊子,总往要害处下拳脚,哪谈得上公平竞争?而世界需要的,人和人之间需要的,恰恰也仅仅是那么一点儿公平——不多,就那么一点儿就已足够,就像陈流的《斗艳》画的那样,即便是斗,也要斗得美,斗得漂亮,斗得潇洒。

图片发自简书App

        ↑陳流:《天降大任~神侃》布面油畫.2011年



12

人需要一点敬畏——无论对于自然,还是神明,甚至历史与传统,而当今价值观的缺失早已是社会共识。现代生活方式的要命之处,在于它的迅捷无趣,生活目的过于功利。终日沉溺于机械与电子世界,没有闲情雅趣的生活,必定枯燥无味。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天空界》凸现出它特有的价值,通过精当的艺术演绎,将传统生活方式中的“东方闲情”一一解读,提请人们关注生活的艺术,调适自己的生活情趣。《天空界——天籁》从别一种角度,展现中国古典音乐艺术精粹的优雅:或唱念做打,或吹奏弹拨,让人联想到中国古典戏曲如京剧、昆曲里的种种人物。至于《天空界——屏风》里的观荷、攀松、摘桃、小憩、叠罗汉,无不充盈着中国自来就有的梅兰竹菊式的闲逸古雅,其终极目标,或就是生命像花一样的“盛开”与《绽放》。至于《戏水》《戏龙》《捞月》那几幅,人物神态虽各个相异,大体上仍有其幽默风趣、闲散自得的共性,那种陶醉于自然之中,游戏于天、地、海之间的癫东情态,真让人好生羡煞——真能那样与大自然里的天地日月、飞禽走兽如此相处相悦,岂不是人生最大的乐事?


图片发自简书App

          ↑陳流:《天降大任~魚將》布面油畫.2015年



——想想,这竟然都是些油画!将有民族、民间特点的乡土艺术引入现代创作,用以表达一位当代画家的人文关怀,那当然是创造、创新。《天空界——门神》别致地诠释有着几千年传统的民间旧俗,事关天神,却纯属人间。门神画种类繁多,无非将军、福神、天仙、童子四大类,尽皆构图饱满、夸张变形、装饰性强、色彩艳丽,图的是个喜庆。陈流的“门神”倒不同,既有蟠桃似的红脸,也有寻常不过的黄脸,甚至有瓦霜檐雪般的白脸。中国传统文化词典里的红,无疑是吉利财运,白则意味奸诈不吉。“财神”、关公是红脸。黄脸甚至白脸的门神极少见。其实门神观念历经演变,一些地方一段时间里,“门神”早已能由现实生活中有德行的人充当。家喻户晓的门神秦琼、尉迟恭,原先都是人,不是神。相传泾河龙王因误了行雨时辰触犯天条,唐相魏徵欲问其死罪,便向太宗求救。太宗乃借下棋以耽误监斩时辰。午时三刻,魏徵竟在棋桌边睡着了,太宗以为龙王终可幸免,岂知魏徵已在梦中下令将其斩首。从此龙王日夜找太宗索命,吵得太宗无法安眠,告以群臣,秦叔宝建议:“愿与尉迟敬德戎装立门外以伺。”太宗自此才得夜夜好眠。因怜惜两位将士辛劳,命画工将二将军画像绘于宫门,以镇压鬼魅。这就是说,门神就是我们身边的人,是我们自己。这倒好玩:只要你尊老扶幼、行善积德,不知哪天就会被人请去做一回门神。善于捉鬼的钟馗,则因生前官场失意,无罪受屈,死后追封驱魔大神,民间将他供为后门神。

图片发自简书App

          ↑陳流:《鐵佛寺魂》布面油畫.2016年



白脸的门神倒怎么都有些吊诡,猛一看像极了戏台上的“奸相”“佞臣”,讨嫌得很,陈流请他们屈尊做门神,于有意无意间,对传统门神观念作了一次现代演绎。红脸门神意在乞求福运,换成白脸,莫非为拒绝什么吗?又该贴在哪里?窃以为贴在某些不良官员门口,倒有些意思:走门子、拉关系、跑官要官者还不退下?某已在此把守多时也!这么说还真不是瞎掰戏解:汉晋年间,人们以为门神乃阴气之神,谓其居人间而司察小过,以做谴告,早就让门神的职能社会化了。将陈流的“白脸门神”贴到那些人家,说不定真会有出其不意的效果。

图片发自简书App

          ↑陳流:《鐵佛寺魂》布面油畫.2016年

13

《天空界》借助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以红鱼、青龙、金蟾、武士、神仙这些最具民族个性的文化元素,以油画这一最为现代的艺术手法,表达画家对世界的关切,乃陈流对当代绘画艺术的独特奉献。最“土”的艺术品种,借助最“洋”的艺术技巧,巧妙地融为一体。

跟《鱼系列》一样,《天空界》组画既好看,又不止于好看。好看,在于它外在的民族形式,不止于好看,在于它的内容既明快爽朗,又经得起咀嚼,可品味也可思索。好画就该如此,也总是如此。恰如《瓦尔登湖》一书的作者大卫·梭罗所说:“伟大诗歌的特点恰恰是,它们会以适当的比例将自己的意义分别赋予草率的读者和深思熟虑的读者。”伟大的艺术作品也一样。雅俗共赏,乃经典艺术作品必备的品质。画面上那些典型的中国文化元素,一般的喜爱者亦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似乎全然没有超越他们的审美理念,可面对它,其中种种熟悉的陌生却会让人在亲切中觉出新颖;对于专业而又苛刻的评判者,解读它倒需要更多智慧,那种陌生中的熟悉浅显中的深意又逼着你深思。一条源流悠远水量充沛的河流,总有多种用途:一个旅行家用河里的水洗一把脸,湿湿嘴唇,而后重新上路;一支军队可用河里的水装满所有的行军水壶,准备投入更惨烈的战斗;一个祭祀者用它流放一盏荷花灯,遥寄对亲人的哀思;而一座水电站则用它发出亿万度电力,供千家万户照明,也启动机器日夜运转,创造财富。陈流的画正是一条那样的大河,既可让人在河边散步,欣赏它的壮阔与浩荡,闻闻它从远古带来的历史陈香,也可深吸几口它潮润的清新;还可以在那条河边驻足流连,甚至俯身饮用,用以强壮我们的筋骨,铸炼我们的灵魂——怎么样?请各取所需。

图片发自简书App


          ↑陳流:《鐵佛寺魂》布面油畫.2016年

14

问题是:陈流怎么会想到画这些画?怎么会在艺术的视看中看到这些画?生命是不断地运动,一如河流不断地前行,无论何时何地,都用心吸纳来自各个方向的水流。对画家来说,那样的吸纳不惟技巧,更是思考问题的方式,不惟用眼,更在用心。

艺术的初始原型,无不为最普通的劳动者所创造。原生态的民间文化和民间艺术,几是所有艺术的源头。《诗经》乃民间歌咏之集大成。竹枝词哺育了中国的盛唐诗歌。江湖说书人的粗糙话本,乃中国传统经典小说的雏形。中国传统的民间绘画,数千年中一直滋润着历代的文人山水画、宗教艺术绘画,成了其怎么都逃脱不了的中国元素,无论怎么变化创新,都打上了斑斓的中国色彩。饱经磨难的中华民族,其实有着让世人惊异的平和与乐观的底蕴,而“天人合一”的原始世界观,至今仍不失其生命力。对民间艺术不屑一顾而又企盼能成大器者,世所罕见。陈流的生活之地,头上有彩云飞过,脚下是山水奔涌,丰富的文化多样性和生态多样性,构成他理解世界的基石;童年的所见所闻,也必对他的创作有潜在而深刻的影响。幼时他极喜欢的昆明近郊筇竹寺五百罗汉,造型奇异,神态生动,尽皆出自民间雕塑大师黎广修之手。传说筇竹寺住持见受邀来为筇竹寺塑像的黎广修迟迟不动手,倒多日都在山下茶馆酒肆与人饮茶喝酒闲聊瞎侃,不免大惑不解。黎广修回住持道:佛法在世间,罗汉亦在世间;世间人就是罗汉,罗汉心静但习气尚在,不正是世间百相吗?陈流画神仙,其实画的是世人。他甚至悄悄告诉我:以前他每次面对外公李乔,都如对神明,都会想起筇竹寺罗汉。神仙之忧乐,乃世人之忧乐。陈流年纪轻轻竟深谙此道,实在了得。

如此也就难怪,陈流两赴欧洲,尽管也在巴黎、意大利朝拜过当代艺术,倒更倾心域外传统的古典艺术。去米兰参加一个画展,待了七天,可惜那里除了足球,艺术上几无吸引力。真正的意大利艺术似乎并不在米兰。不久陈流作为访问学者再赴意大利,专意去那不勒斯和佛罗伦萨——意大利文艺复兴最早的两位代表人物,正是佛罗伦萨的诗人但丁和画家乔托。真不知陈流是怀着怎样的敬意,仰望佛罗伦萨群星璀璨的艺术天空?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尽管画过许多涉及宗教、以诸神为题材的作品,但其深意怎么看都尽在人间。或许就在那时,《天空界》的一些模糊影像,已在陈流心中闪现?巴黎,艺术朝圣者多如过江之鲫。到底该先去哪里?蓬皮杜,世界当代艺术的殿堂。离它不远是奥赛博物馆。很难想象,坐落在塞纳河左岸视野最宽阔的地带,与卢浮宫隔河相望的奥赛博物馆,其前身竟是个普通的火车站,如今倒成了“欧洲最美的博物馆”,与卢浮宫、蓬皮杜并称为巴黎三大艺术中心。与慕名而去的大多数人一样,陈流也去了蓬皮杜和卢浮宫,那都容易,去奥赛博物馆却难。第一次去,人太多,而时间已晚,即便排队排到也已关门;第二次去,博物馆休息;第三次去,遇到罢工;直到第四次他才能进去,一睹其风采。料想他必在那次的艺术视看中得到了真传: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无不与神灵相关。画家们曾一次次将希腊神话诸神搬上画布。很难说陈流没在那里发过呆,想过事,细细研究传统绘画艺术的技巧。《天空界》组画里,神仙头上竟有波提切利式的卷发,想必绝非偶然。

看来,陈流在《天空界》中显现的艺术变化绝非心血来潮,原因也决不单一。那是他艺术观念的一次嬗变、一次涅槃。当他身傍世界绘画艺术的峰巅,再回头审视云南审视中国时,便于顷刻间找到了他的艺术安身立命的根基,便激发了热情生出了智慧,激活了无数深藏于他胸中的艺术积累,踏上了一次艺术创新的旅程。

图片发自简书App

          ↑陳流:《鐵佛寺魂》布面油畫.2017年



15

绘画对象一经注入画家的思索,最终便完成了梅洛·庞蒂所谓“艺术的视看”。画家孜孜以求的,“就是揭示形形色色的能见方法,而非其他的方法,通过这些方法,山在我们的眼里便成了山”,鱼便成了“鱼”,“神仙”便也成了“神仙”。这些方法虽然并不只限于画家的“视看”环节,但“能见方法”显然必须也只能从视觉而来。画家的视觉捕捉到的,是被称为光线、明暗、阴影、反射、轮廓、深度、色彩等等非现实的存在,梅洛·庞蒂将这些非现实存在称作“幽灵”:“在普通意义上的可见物忘记了它的逻辑前提,它停留在一个有待于再创造的完整的可见性上面,而可见性又释放了囚禁在它身上的那些幽灵。”画家要找寻的,正是造就各种视觉体验的秘密。正是这种找寻使画家得以再造出可以引发可见性的“相似物”:绘画作品。这些“幽灵”对于不懂绘画的人而言,“正是绘画的入门,并不是人人都能看得见它们。画家的注视是在询问这些研究对象如何使它们一下子产生出某种东西来,这东西正是用来构设世界的奇妙法宝,使我们看见可见之物的秘诀”。

即便日常的视看,也不应仅止胶着于某个固定的点,艺术的视看,更需要视点的不断推移、挪动和提升。一辈子画同一幅画,卖同一幅画,是画家的悲哀。视看的角度和高度,固然没有高下之分,却能反映画家思索的角度与高度。如果《鱼系列》是近观,带有童稚的率真、少年的惊恐;如果夕阳下的老村、回光返照似的红墙和凄冷寂寞的道路(《后院》《雨霁》《黑·白·水》《路》等)是远眺,透露出乡土的亲切,如一曲往昔的挽歌;如果《香格里拉》《松赞林寺》是平视,表达的是对博大精深的藏文化的讶异与惊叹;那么,《破碎的天空》和《城市上空》无疑就是俯视了。它提供的,是另一种非日常的视看体验,新鲜又陌生。这时的视看,由平视提升为俯视,熟悉也变成了陌生。平视时,看到的是建筑物,钢筋水泥,大地被无情地遮蔽。俯视时看到的,则是大地的宏阔、山岩的裸露、高楼的森林……这时的感觉,远非能以“诡异”一言以蔽之。说是“破碎的天空”,实则是“破碎的大地”。正是大地的破碎,造成了天空破碎的异样之感。天空之上,是一只蜻蜓或蜜蜂,酷似飞机,或UFO,暗示着视点的出处,更标明视点的属性,一种非人类的目光,来自地球之外。人类呢?人类忙碌着,为了生存,或为了占有,为了资源,或为了奢华,无暇关注大地。大地将芜。家园将芜。——这已近乎哲学。

可到了《天空界》系列,陈流的艺术视看却摆脱了单一的远看、近看、平视或俯视,他突然就有了第三只眼,将他的艺术视看演变成了“立体”或多维的视看,不惟远古与当今,中国和世界,甚至将人间与神界、科技与自然,都一一纳入他的视看。大地、天空、海洋,乃我们生活的地球最阔大也最壮观的三大部分,它们几乎全方位地出现在陈流的视野之中——就像一条河流,尽管流淌在大地,却映衬着天空,心向着大海。

一个从来不看世界的画家,世界当然也不会看他。一个从来不思考未来命运的画家,未来也没人会关注他的命运。事情就这么简单!《天空界》里的《舰仙》《吞》《飞》,正是一组借助神仙之眼,直接鸟瞰世界的作品,表达的无疑是画家对当下世界的全新理解——不再像《破碎的天空》那样,只是担忧,只是悲伤,而是强力呼唤人类理性的回归,吁请人们振作起来,参与进来,身体力行,珍惜、善待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

尽管那些画面看上去有些令人惊异,画家的赤子之心倒毫无遮掩:巨人般的鱼仙或张开巨口,吞噬着装甲车(《吞地》),吞噬着潜艇(《吞海》),吞噬着直升机(《吞天》);或飞翔在空中,化身一只昆虫,俯瞰着身下大地上的城市(《飞》);或像环保志愿者一样,与游弋在大海中的战舰周旋,或索性登上巨大的战舰,成为战舰的驾驭者(《舰仙》),奋力改变其航向。其实,如果将神仙视为那些具有理智和法力的人,陈流想表达的,或许正是他理想中的人就该像神仙一样,亲手毁灭自己创造出来的各种各样的怪物:繁华、畸形、拥挤的城市,是大地上的怪物,最终将葬送人类自身的种种新式武器,乃战争怪物。当今世界,时代太新太冷,世事太急太快,本该有的百花齐放式的“斗艳”,正越来越像一场恶性的格斗,不惟个人弄不好就会卷入明争暗斗,就连国家、民族间,似乎也永远处在你死我活的争战之中:资源争夺,石油垄断,金融风暴,经济渗透,太空霸权……何况这些争战、争斗甚至争霸,有时已近乎于全无规则:人肉炸弹、恐怖袭击的神出鬼没自不必说,谁知道什么时候有人一不小心,就按下了“核按钮”呢?

图片发自简书App

        ↑陳流:《鐵佛寺魂》布面油畫.2017年



16

艺术需要观念的介入,观念却从来不是艺术。梅洛·庞蒂看到,画家与作家、哲学家多少有些不同,后者总要在各种场合,以各种形式,担负起对世界发言的责任。画家在作品中似乎从来缺少这种负责的“野心”。然而他们仍然有一个无法回避的迫切任务,即思考他们必须面对的这个世界。那个世界有着单纯的复杂纷繁的宁静。塞尚在画下一笔之前有时要沉思数个小时。陈流的思索,从“视看”中长出,有根有叶,葳蕤蓬勃。料想他的创作,必有一次次日常性视看,触发了思索,让他难忘,最终才完成了这种艺术的视看。而视点的变化、思索的升华和艺术品的最终完成,其间包含的,正是一个青年艺术家成长的全部秘密——那只有陈流自己知道。

多年后的今天我终于明白:先前我的那点预感,如今还真被陈流的创作证实。纯粹的观念尽管从来不是艺术,但艺术终归离不开观念的介入。生活、学习是艺术家真正的导师,“观念”因而绝非一种固定的立场,一个画家,在不同时期,不同年龄,会在自己的艺术创作中注入不同的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画家本身的观念也在成长、嬗变,对一个青年画家,情况尤其如此。生命本身就是一条河,从涓涓细流到奔腾恣肆,其间不知要经历多少腾挪跌宕。在我初读陈流画作几年后再次面对陈流的新作,坐在画室里,我似能听见水流的声音,原因盖在于此。惊异,倒确信画室里真有一条河流:生命之河、艺术之河。一个成功的艺术家的画室,他在画室里的创造和思索,甚至他的整个生命,本身就是一条河流。

认识陈流,与其说因为他是画家,不如说他是一个朋友的孩子,一个实实在在的人,普普通通的人,一个喜欢绘画且用心绘画,还不断地在思索着绘画的画者。这样会更亲切,更好相处。一条河流总有许多支流,许多回旋,甚至于有许多看上去似乎一动不动的停顿。其实那时他正在思索。思索成了一个习惯,一种方式。他的《论美是人与环境的和谐——以梵高与阿尔为例》一文,发表于国家级重点刊物《文艺理论与批评》,他的艺术论著《面上面下——艺术的形象与意义》,由权威的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那都是那条艺术大河的一个有力的支干。这些支干看似平静无波,水流却依然湍急,从另外一面映照出一个艺术家的生活:视看的目光在不停地挪移,永远处于运动之中,永远在作画,永远在思考,永远为了找到最独特的绘画方式伤透脑筋,竭尽全力,然而它内里的力量和水流却因为另一些东西而呈现着。

图片发自简书App

          ↑陳流:《彩雲南現》布面油畫.2014年

         



对于我这样“业余”的爱画者,环顾古今中外的画家,能激起一些灵感和激情的,并不太多。好多号称了得的画家,尽管顶着光环四射的头衔,其实倒早就被人“看破了手脚”,知道他哪些地方是混过去的,哪些地方是装出来的,细想之中,一切都一目了然。有的艺术家则不同,你看到他一直在散发能量,他一直在追寻,似乎一生就盯着什么东西,不太具体,就那么一直盯着,让人对他盯的那个东西非常好奇非常惊讶,也盯着他。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一生写了许多作品,其实都在写一个东西,一直在追问,一直在用不同的方式进攻,用不同的方式击打。米兰·昆德拉终其毕生一念耿耿的,正是布拉格的那场事件,他始终在问:那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是那样?一直到他最新的书,总算有一次比较正面的答复。事情就是这样。陈流盯着的,却是天空。从《破碎的天空》到《天空界》,他一直盯着,一直在思考。他对天空的艺术视看从未停歇。我们也没法停歇。我们也盯着天空。你跟着一个人的时候,就像认识一个朋友,他一直在思索什么,你会一直跟着他去,他会得到什么答案,什么启发,你会很想知道。有的艺术作品,读者看了喜欢,可同业和同行看了倒不会受到多大刺激。我相信,陈流好像对所有的画家都是很大的刺激,就像一台自动售货机,不同年代不同季节,他都能一直向外吐“货”,不像有的艺术家,以前看了喜欢,后来再看就会想说:哎呀,很纳闷啊,怎么搞的,那时他怎么会画成那样?陈流让你觉得,他就是那台一直都能吐货一直都吐不尽的自动提货机。同样的天空,《天空界》绝不是《破碎的天空》简单的翻版,不是大同小异的新花样。那完全出于不同的思考,将现代思考糅进传统形式,采用的是融合古典与现代的独特技法,自然也就有了完全不同的艺术效果和艺术成就。

——于是我再次想起第一次听说《天空界》的那个薄暮,那个光影奇异层次丰富的傍晚。《天空界》正是那种“薄暮”中的景观。如果当今是白昼,历史或就是黑夜。艺术的“薄暮”景观,无非以历史与现实、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代替了日月交替昼夜更迭时天地融合造就的神秘、丰富与深邃。

图片发自简书App

        ↑陳流:《俯山河系列-侏儸紀No.8局部》



17

我们的一生,注定将在河流边度过:大大小小的河,知名不知名的河,时间之河,历史之河,艺术之河,生命之河。一条河有多种状态:平静得像池塘一样的水面,蜿蜒在草地上的平稳安静的河水,在山崖石块间激起沸腾浪花的江流,涡流、瀑布、巨浪、涟漪……平稳、平静的水流和湍流、激流一样,都是河流的组成部分。河流是一个永不停止变动的流体,常常从平静转为兴奋、激情,再转为平静……就连激流,大小和形状也会各不相同。河床更是多姿多彩:或宽阔或狭窄,或笔直或扭曲,或平缓或有着巨大的落差……无论如何,河流都要奔向远方。远方是大海。流进大海的任何河流都将不复存在,它将完全汇入那片浩渺无极的水域,成为大海的一部分。那时我们将再也看不见那条河流,尽管大海是千千万万条河流的汇集地。即便如此,或许我们有时还是会忍不住想问:注入那片大海的主要河流到底是哪几条呢?可能很少,也可能很多,但其中或有一条,就是我见到的那条画室中的河流……

                      2008.7  於昆明

                 



图片发自简书App

(此文已收進作家出版社新出之湯世傑散文集《輕捋物華》。文中圖片均為陳流畫作。)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4,951评论 6 497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606评论 3 389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0,601评论 0 350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478评论 1 288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565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587评论 1 293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590评论 3 414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337评论 0 270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785评论 1 30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096评论 2 330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273评论 1 344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935评论 5 339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578评论 3 322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99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440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163评论 2 366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133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