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年出了一本畅销书,叫做《刻意练习》里面有一个概念叫做走出舒适区,于是舒适区的概念开始流行。
那么我们就来聊一聊是否应该走出舒适区,走出多少才算合适。
所谓的舒适区,其实是自己在工作或者人际交往过程中,让自己感觉舒适的一种状态。如果在向前走就会有不适的感觉。其实多数人还是喜欢待在舒适区内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多数人都是普通人。能够成为某一行业的专家一定是具备某种品质或者是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在某一个领域内去练习--这就是刻意练习的过程。
那么人为什么喜欢待在舒适区呢?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在舒适区内会让我我们感觉很舒服,不需要我们努力做一些练习或者工作就可以。就拿我来说,我是一个比较懒惰的人,由于平时比较缺乏运动,所以想着每天去跑跑步运动一下。但是由于身体方面的原因,经常是出现跑两天的步就没法继续跑了,所以我也就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一直没有坚持下来。女朋友提出说让我去健身房锻炼,但是因为担心自己坚持不下来,没有效果,所以就拒绝了。转念一想,其实还是不想走出舒适区,如果不做运动每天8点多钟起床感觉很舒服,但是如果要锻炼的话,每天都会累的难受,也就变成了一种煎熬。
虽然人们都喜欢待在舒适区内,但是事实证明,人必须要走出舒适区。长时间待在舒适区内的人,这个人的圈子一定会慢慢变小,最后缩小到只剩下他一个人。人是群体动物,必须要和社会进行沟通和交际。所以避免不了和别人打交道,如果在和别人交往的过程中,一直不突破交流障碍,认为别人都是缺点而不再和别人交流的话,那么最终损失的一定是我们自己。
所以我们必须要学会处理这些问题,面对事情不是选择逃避而是主动去解决这个问题,走出舒适区。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走出舒适区呢?这个问题很大,没办法帮所有人解决,这里也只是针对我自己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
我认为走出舒适区应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是专业;另一方面是社交。
专业方面是我们赖以生活的工作,对待工作必须要认真才行。要知道你做的工作是别人付钱给你的。所以一定要对得起拿在手中的钱。那么专业方面我认为需要用刻意练习的观点去对待,任何学习都是枯燥的,没有乐趣而言,就好比教学。作为老师需要对教材,对习题足够熟悉才能做到心中有数。在教学过程中才能逐渐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打造自己的一整套学习体系。这里我认为比较成功的人物是朱伟。朱伟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知识体系,通过逐年积累的教学经验自己推出了相关的书籍。这也是为什么他能够成为一个知识网红。这和他多年的努力以及刻意练习是分不开的。
另一方面是社交。关于社交这是我的薄弱项,因为我个人是一个不太善于交际的人,为了能够和这个社会产生一定的交流,我才选择了写作。既然不太会说,那我就写下来,通过不断地练习,我希望自己能够三五年后成为一个不一样的自己。
其实我一直想要写一写小说来着,但是由于拖延一直没有动笔,不会写小说题材成为我的一个障碍,也正是因为最近读完了《写出我心》和正在读的《万万没想到》让我意识到自己其实一直在舒适区内躺着,不愿意起身走出舒适区。现在想想真的是太可怕了,姑且不说现在,三五年以后,如果没有什么进步的话,恐怕就要被这个社会淘汰了,到时候再去找工作,恐怕就更难找了。所以现在我必须要动身做出改变,走出舒适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