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音,阳光帅气的男孩,热爱户外活动,喜欢小朋友。
蓉月,外向孤独症患者,热爱户外活动,喜欢小朋友
俩个人是报名参加一个志愿者活动认识的。活动前一天,负责人建了一个微信群,群里包括群主只有8个人。第一天,群主只是安排了活动分工以及活动内容,群里便鸦雀无声了。
一群人第一次见面是在周日早晨。领完衣服后,活动还没开始,大家站在一起,客客气气有礼貌地问候着。随后便只和认识的同伴聊起天。孤零零站着的只有俩个女孩,一个是蓉月,还有一个是君莉。荣月打破了尴尬的氛围,二人开始聊起来。荣月今年大二,人缘一般,不喜欢八卦,不喜欢逛街。君莉是个可爱的女孩,今年大四,爱玩爱闹,热情开朗。
今天的志愿者活动将一群人分为两组,第一组四个人,其余的人为一组。蓝音和蓉月分在一组,负责接待前来参加活动的小孩子和他的家长。另一组在大厅里给工作人员帮忙,君莉被分到这一组。
快入冬的天气,还没开始供暖。第一组的四个人穿着薄薄的志愿者服,坐在门厅里被冻得瑟瑟发抖。活动半小时后开始了。入场的小孩和家长还没有全部到来,就留下蓝音和蓉月在外边继续接待。蓝音今年大一,俩人的学校距离不远,坐公汽半小时就能到。
俩人都没说话,很尴尬的坐着,左瞅瞅右看看。蓝音坐不住,站起来望着大厅里热热乎乎的氛围。还不停地吸着鼻子,像是感冒的样子。蓉月想打破俩人之间的沉默。“你是不感冒了?要不你先去礼堂里边待会儿吧。”“没,我最近鼻炎犯了。没事,我不冷。”然后,就没有然后了。蓉月想说话,可是又不知道说什么好,就呆呆坐着,一边也在想,这个人都不聊聊天,真的好尴尬。外边风有点大,蓝音过去关上门。刚回到椅子旁边,门外的宣传牌就被风吹倒了,蓝音便跑出去捯饬宣传牌。
蓉月和蓝音在门外待了快半个小时,走过来一个肉嘟嘟的小男孩,大概四五岁的样子,他手上还捏着50块钱。蓉月冲着小男孩笑了笑。蓝音站在蓉月旁边正在看大厅里的活动,他下意识的转过身,看到了身后没有书桌高的小男孩。蓝音弯下腰:“嘿,小朋友,你是不也来参加活动呀?你爸爸妈妈呢?”小男孩只是看着他不说话。蓝音又说:“谁陪你来的呀?”小男孩还是没有说话。把手中的50块钱递给了蓝音。
蓝音笑着捏了捏小男孩的脸:“你真可爱,这个你拿好,哥哥不要。你去找爸爸妈妈。”然后就顺手给了这个小男孩一张红色小贴纸。小男孩一脸迷茫,捏着贴纸,扭过头摇摇晃晃走开了。蓉月对蓝音说:“这个小男孩好可爱,他怎么是一个人呢?”蓝音也不知道。他告诉蓉月,自己超级喜欢小朋友,特别喜欢和小朋友玩儿。说着蓝音就去尾随那个小胖子了,可是走到转弯处,小胖子就不见了踪影。蓝音和蓉月又回归到静默的状态
几分钟后,小胖子又摇摇晃晃走了回来。大厅前边来了一对母女,蓉月从桌子上拿了一张小贴纸,她把小贴纸撕开,贴到了小女孩的衣服上。等这对母女进了大厅,小男孩就伸出了胖乎乎的手递给蓝音什么东西。蓝音半跪在地上问小男孩怎么了。看到小男孩手中的贴纸,蓝音就很善解人意的撕开贴纸,贴到了小男孩的脸上。随手又给了小男孩一张。小男孩用很小的声音说了声“谢谢叔叔。”就撕开贴纸贴到了自己的衣服上。默默观察这一切的蓉月被“叔叔”俩字儿逗乐了。这次小男孩转身离开了。蓉月和蓝音再没见到他
俩个小时之后,活动结束。蓝音和蓉月进入活动大厅帮忙简答家长们的问题
等大家走的差不多之后,蓝音和君莉聊起天儿来。蓉月静静站在他俩旁边想插话却又不知说什么,不过还是很庆幸有君莉在旁边,不用担心“沉默”带来的尴尬。君莉话题很多,和蓝音一直说说笑笑。分别时蓝音加了蓉月和君莉的微信号。问了她们俩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