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是来自有限的原生家庭,每一个孩子的潜力都是无限的,我们不能用自己有限的认知去限制孩子无限的潜能。所以为人父母,我们一定要多参加学习,打破原有的思维模式,做到不限制,不阻碍孩子的发展。通过学习,我对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家长有以下几点看法:
一,做好自己,让自己保持情绪稳定,妈妈的情绪会影响整个家庭能量场。夫妻和睦,良好的夫妻关系,给孩子安全感,也给孩子无比的力量。这一点我是深有体会,孩子小学四年级之前是在一实小上的,那时候她住公寓。我记得非常清楚孩子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我们店里边的生意还没有步入正轨,难免和他爸爸会有争吵,当然,我们也是尽可能的避开孩子。但有一次孩子给我打电话说:妈妈,我最大的愿望就是爸爸不再吼你,我都不敢给你打电话,我怕你们俩是不是又吵架了?所以说,无论我们平时掩盖的多么好,孩子是有感知的。
二,尊重孩子,接纳孩子一切,作为父母不要干预控制孩子,当孩子遇到困境要无条件支持孩子,这样孩子才会勇敢面对一切困难。学会给孩子道歉,错了就是错了,让孩子知道犯错误并不可怕,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有过能改善莫大焉。允许孩子做一个平凡的人,就是给孩子最好的解压。
三,父母亲要多关注孩子心理需求,而不是只关注成绩。当教育孩子把学习知识当作是最重要的内容,那注定是失败的教育,要用长远的目光来看待养育孩子的问题。
四,重视孩子品德培养(孝敬父母,尊重老师这两项是重中之重)孝敬父母,这一点我们就不用多说了,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百善孝为先,诸事不顺皆因不孝(包括教育子女)24孝里面有一则故事――卧冰求鱼,我想大家都很熟悉,讲的是王祥的故事,后来王祥的后代就出了一位千古圣人――王阳明。尊重老师也是重中之重,就是说我们无论如何都要配合老师的工作。我家老大小学是在外国语小学上的,我记的有一次孩子回来说:妈妈,这周老师让我们每人带一盆花去学校。我当时脑子里也不知道怎么想的,没有给孩子做准备,第二周孩子回来的时候依然问我要,无奈之举,我把家里面养的最差的一盆花,让孩子带到了学校,并附加了一些不好的语言。就这件事情,不管啥时候,我只要想起来都异常的后悔,因为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我在孩子的心里种下了一颗不尊重老师的种子,导致孩子在学校对老师布置的功课也不重视,并且敷衍了事。以身作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不管是孝敬父母还是尊重老师我们做家长的必须先做到,孩子才能够更好的上访下效。
五,提升自我价值感,要帮助孩子树立远大志向,没有远大志向的孩子学习就没有方向,没有动力(这一条是最重要的)我们的周总理就是树立了远大的志向――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就这一点儿,我们学校的老师也会经常给孩子们提起。但是作为家长,我们该怎么去给孩子树立远大的志向呢?如果说去举例这些伟人的话,似乎离我们比较遥远,在孩子面前说起来有点虚空。我在家里面是经常这样给孩子说的:我和你爸做餐饮,虽然说很累也不是多么体面的工作,但是我们每一天都能解决很多人就近用餐的问题,还有就是解决了十多个人就近就业的问题,在家门口就能养家。在我们店里面上班的员工,只要他自己有想法,我和你爸就会支持他自己开店,在我们有限的能力范围之内做到了近我者富。那么你在学校是不是也要做到近你着者优呢?你一个人好好学习,或许不难,但是你要带动你周围的好朋友和你一起好好学习,一个人最大的快乐就是助人为乐。
六,做学习型的父母和孩子共同成长,我们的心智比孩子成熟,但我们的心灵不如孩子们的纯洁,孩子比成人更富想象力,还有初生牛犊不怕虎得那种勇气。但往往孩子们幼稚而脆弱,所以我们双方都需要成长,彼此都可以为人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