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是心之体,天是性之原。尽心即是尽性。
性,在儒学有“天命之谓性”的定义,即是说“性”是上天赋予的。《论语》认为每个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强调人的后天努力。孟子认为“性”是善的,并提出“尽心知性”,教人只要尽量发挥自己所具有的四种善心,就能认识自己的本性了。荀子又说,“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认为“性”生下来是这样就是这样,不可以改的。汉代儒学经典《白虎通》继承了孟子的性善说,认为“仁义礼智信”是人的五种“性”。
唐代大儒李翱提出复性之说,他认为人的“性”是善的,“情”是恶的因而道德修养的秘诀就是“忘情复性”,即忘掉不好的情感,恢复至善的本性。到了宋代,大儒张载又把“性”分为天命之性(又称义理之性)和气质之性,天命之性是纯善的,气质之性则驳杂不纯,人兼有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因此,张载认为人的道德修养的秘诀是存养天命之性,变化气质之性。
“天命之谓性”,王阳明的出生也有“天命”的意味。王阳明处名为“云”,因为他出生前不久,祖母岑氏梦见过神人于云中送子来,所以取“端云送子”之意,他出生的楼也被命名为端云楼。王阳明五岁还不能说话,一日,王阳明的路边与朋友嬉戏,有高僧路过,抚其额顶说:“好个孩儿,可惜道破。”王阳明的祖父王伦得知此事,便为孙子改名为“守仁”。“守仁”这个名字取自《论语卫灵公》中的“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儒家千言万语,不外是一个“仁”字,王伦认定要孙子“仁能守之”。王阳明也没有辜负祖父的期望,可以这样说,“守仁”的“知”是“良知”,所以“致良知,仁必能守之”。
在“性是心之体,天是性之原”的基础上,王阳明提出“尽心即尽性”的观点。他说:“‘惟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知天地之化育。’‘存心’者,心未有尽也。‘知天’如知州、知县之‘知’,是自己分上事,己与天为一。‘事天’如子之事父、臣之事君,须是恭敬奉承,然后能无失去。尚与天为二,此便是圣贤之别。至于‘夭寿不二’(不论短寿长寿都不三心二意,语出《孟子·尽心上》)其心,乃是教学者一心为善,不可以穷通夭寿之故,便把为善的心变动了。只去修身以俟命,见得穷通寿夭,有个命在。我亦不必以此动心。‘事天’,虽与天为二,已自见得格天在前面。‘俟命’(听从天命),便是未曾见面,在此等候相似。此便是初学立心之始,有个困勉的意在。今却倒做了,所以使学者无下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