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写给若干年后的自己
-1-
在每一所师范类院校大门前的石碑上都会有这么一句话: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这句话早已被人们所熟知,可真正理解继而又能够做到的有几人,加之最近频频爆出的虐童案,让我不得不对自己提出警醒:作为一名老师,我是合格的么?对于学生的教导是否做到全力以赴?自身的学识是否能够真正撑得起每一次课堂?我自己的言行又是否能够在潜移默化中给学生以正向的影响?
-2-
这些问题这段时间频频跳出脑海拷问我,我也不断地去留心自身所为,期盼能够找到足矣宽慰自我的事实。
然而,却并非如此。我仅仅只是做到了一名职场人该做的,却没做到一名老师该做到的。作为职场人,我遵守公司相关纪律,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我的工作;作为一名老师,我放松了自我要求,学识储备上停滞不前,行为规范上未能慎言慎行,忘记了一名老师时刻该有的身份与角色。唯一值得庆幸的是,感知到了自我的问题,接下来的便是反思与精进,修炼自我。
-3-
对于学识,再次坚定每一份积累都是有用处的,在我看得见或者看不见的地方显现出来
当积累足够多的时候,一方面,才有可能觉察到学生潜在的问题,就如刘姣老师说的那样:有些时候老师和学生相处时间久了,会不自觉的“适应”了学生的问题,以至于看不到问题的严重性;另一方面,面对学生的种种问题,解决方法才有可能更有针对性,更有效。虽然有些时候,确实是学生自己比较懒惰,不肯思考,不去努力,但我更愿意相信是老师自身的方法还不够“对症下药”,尤其是最近在我接触了有关个体心智的发展和成长方面的知识后,加深了我对于知识的敬畏心——目前我所面临的困惑,几乎前人都总结出了一套相对科学有效的经典方法。
借用哲人的一句话:我之所以是我,是因为我是我。那个被遮蔽,意识不到自身局限所在,遇到问题没有看得更深的我,一直以来都在不断地重复、轮回。因为受到自身知识的局限性而对事物的看法产生无法消除的偏见,而要想打破这种偏见的唯一途径就是开阔视野,多积累知识,以及和具有不同知识背景的人讨论,这也是我下一步学习的方向。
-4-
对于言行,注重身教远大于言传
在与学生接触的过程中,无论是课上课下,还是线上线下,时刻铭记老师这个身份。身份决定了定位,一举一动都应符合老师这个身份,考虑的问题要多,不仅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更要考虑其他人。拿自己犯过的错误为例:课程结束后,为了缓解学生一天疲劳的状态,在教室里与学生玩游戏,初衷本是好的,却忘了顾及隔壁班级的情况,以至于游戏吵闹动静过大,影响了他人学习和休息。
这件事情的发生让我明白了“老师”的定位不仅在于教还在于日常“身范”,很多时候老师是什么样子,潜移默化下学生就会是什么样子。就比如每天早上的早读,学生到教室的时间早晚往往和老师的时间观念成正比。老师若是早到,学生自然也会早到,反正亦然。这种“师生同频”的现象,在每次集合时便会对比出来,总有些班级纪律性很强,遵守时间约定,也总有些班级经常迟到,行为磨叽,若是仔细留心,便会发现老师本身也符合这个现象。有了这个认识,便能够清晰的明白,言传身教的价值与意义所在。
-5-
当然,每个人对自我定位不一样,你可以把工作当成任务,也可以把工作当成工作,亦可以当成你的梦想追求,只是,我想对自己说,既然做了,为什么不成为最好的那一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