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看了《罗辑思维》“如何成为一个高手?”这一期节目,这标题其实有点标题党,但实际上这不是一期心灵鸡汤,相反它是一期心灵硫酸。心灵鸡汤和心灵硫酸的区别在于心灵鸡汤“品尝”后会让你很爽,而心灵硫酸“品尝”起来会让你很激动,而且还伴有痛苦。有效学习本身就不是舒服的,学习的真相就是脱离舒适区。对的,这也是这一期节目的主题——告诉你学习的真相并知道你如何高效学习。
再来说说自己为什么要看这期节目吧
首先不得不承认的是我有50%的行为冲动来源于标题,但做了2年的罗友,我知道罗胖的内容定会超越标题,给人意想不到的收获。但更重要的原因是实际需要。最近一直在准备考研复习,要看的书挺多的,要学的知识也是挺多的,因为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效率一直很低下。比如,如何阅读?如何思考?如何将文字思考转化为图解思考?如何记笔记?如何建立即时有效的反馈系统?。。。一连串的问题困扰着我。这期节目让我看到了解决问题的希望,看了之后发现并不是全部。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还有“不识庐山真面目,直言身在此山中”,要消化罗胖讲的这些东西,还得跳出罗胖的思维结构,将这些新的信息与我已有的知识结构进行缝接。当然这一期节目也存在诸多的的局限(敏嗲嗲认为只有看到了知识的局限,才能更好地运用知识)
局限一:这一期的节目主题是“如何成为一个高手?”节目给出的答案是刻意练习。这里的高手仅仅指学习高手,而且这只是一种理论假说,并没有被你自己的实践经验去检验,因为每个人的学习风格不同,理论的合理性还要结合自身特点在实践中去检验和改进。
局限二:适用这套理论锻炼的仅仅是掌握已有知识的能力,而解决未知的能力要靠想象力和创造力,而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很难靠刻意练习习得的。至于想象力和创造力该怎么习得,东尼·博赞在他的《思维导图使用手册》里面谈到过,这个我会在后面的文章里来进行方法分享。
好了,讲了这么多前言,可以正式来说重点了。
↓↓↓
如何成为一个高手?
相信看到这个题目你心里已经有了答案
中国古人云: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我们学校的教师后面也会挂着大横幅: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之前有本畅销书《异类》里面提出了“一万小时定理”。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花时间死磕,或者说是自虐。记得小学课文中有一篇欧阳修写的文章《卖油翁 》。无论是卖油的还是射箭的都成了该行业的行家,为什么呢?文章里面有关观点——孰能生巧。
现在回过头来再来看看这种学习模式,因为时代不一样了,这种模式其实是存在弊端的。
弊端一:学习效率低下;
这种学习模式是农耕民族的产物。农耕民族所有生活敬畏的有三个东西
1.勤奋 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2.权利 农耕民族很容易形成庞大的国家;
3.老天爷 农耕民族是靠天吃饭的民族。
初中课文中有一篇著名的报告文学作品《陈景润与哥德巴赫猜想》。陈景润 为了证明哥德巴赫猜想写了满满几箩筐的纸,幸运的是最后证明出了重要的一步。然而因此民间也诞生了一大批民间数学家、科学家。
弊端二:一旦发现勤学苦练没用就胡乱解释原因
例如中国男足 一输球,国人便肆意揣测原因。相反,中国的乒乓球能在很短的时间里成为奥运强项,原因在于找到一种科学的训练方法
那怎样才是一套有效的学习方法呢?
这个问题教授们谈论的很多,往往从环境、体制、师资等宏观角度发表一大堆见解。然并卵!
见解一共有两种:一种是评论性见解 。这种见解的特点是“你说的都对,但不能解决问题)”。另外一种是工程学见解。这种见解的特点是即时反馈,快速解决问题。当然今天要介绍的是第二种见解。
怎样成为一个高手?
答案只有四个字:刻意练习
一、如何练习?答:套路
要搞懂套路先要知道人类的知识是如何建构起来的。
1.人类的知识是如何建构起来的?答:科技黑箱 (知识罐头)
所谓的科技黑箱就是把前人的经验封装在一个小的概念当中,然后后人拿来就用,而不至于临场重新去思考。例:文明发展之初 孔子提出“不知诗,无以言”孔子说的诗指的是《诗经》。不懂《诗经》的别乱说话。因此古人在辩论时就喜欢先甩经典语录,然后再进行阐述。这里说的科技黑箱(知识罐头)就是套路
2.套路分为两种
一种是教科书上找不着,一定是这行的前辈给你总结出的最值钱的经验。创业中遇到问题,首先去找老司机,把老司机的套路学到手。而怎样找到老前辈呢?一是找人,在学校里,我们有导师,辅导员。在社会上,互联网给我们提供了便利。“英雄不问出处,出处不如聚处”,所以我一直运用社群化学习,学院派+社会派相结合的学习模式。如果人找不到那就从时间源头上去找作品。
还有一类是概念。李笑来悟出了一个学习的道理——“所有的教科书本质上,一个学期就跟你讲几个概念,物理也好化学也好,其实那么多章的内容,每一章就见一个概念。人类文化就是靠概念堆出来的。“例如,20世纪物理学最重要的发现-熵,20世纪经济学最重要的发现-交易成本。这些概念在不断地推动学科往前发展。
3.反对做基础练习,反对傻练。
知道套路之后便是练习套路。那么该怎么练习套路呢?正确的练习是把大的知识体系拆碎,成为一个一个小模块,成为一个一个小的知识罐头,然后分头去练。例如在音乐界,如果你想成为一个吉他演奏家,你就得回到最易碎,也很枯燥很无聊的指法训练,叫爬格子;你要是想成为一个钢琴演奏家,那你一生可能要回到最具体的指法训练。比如哈农指法训练。在体育界,拿美国橄榄球来说,据说他们只有1%的训练量是在实战比赛。平时将训练拆开来,比如说速度训练,特定的队形训练,某个特定球员身上某个特定肌肉群的训练。美国的篮球明星,平时的训练往往是打拳击。拳击可以训练一个人下肢的移动速度和上肢的力量,这反过头来对篮球特别有用。律师最主要的基本功训练是看大量的案例。围棋高手最主要的基础训练是背一个个定式打一张张古谱等等。
我个人的经验:跳街舞其实也是把整合舞蹈动作拆分为一个个细小的动作去训练,比如breaking里面的footwork、topwork、powermove,而练好每一个细小的动作又需要相应的身体素质的支持,比如powermove对上肢力量的要求。
怎么练习?把整座大厦拆成一个个砖头去训练。
4.光有套路还不行,还有一条是重复,反复地重复
人怎么就学会一种东西了呢?现代神经认知科学表明,其实这是神经元在物理状态下被改变。当学习一种技能的时候,很多神经元在一起激动,形成神经网络,渐渐地连在一起,甚至长在一起,形成结构。
这样看来,哆啦A梦的记忆面包其实是不靠谱的,因为根本没有改变大脑的硬件结构。大脑是靠改变自己的硬件来驱动自己运行的,它不是一个纯软件问题。必须靠大量重复地训练。
最后总结一下如何练习?七个字:针对性重复练习。
二,什么是刻意?
所谓的刻意就是持续地做你不会的事。用奶爸透析英语里面的理论来讲就是“i+1”原则。什么是“i+1”原则?“i”即你现在的水平,“1”即比你现在稍微高一点点的难度。学习首先是基于目前的实际情况去学习,然后主动给自己的学习难度升级,时时刻刻保证自己输入材料完全符合i+1,而不是i+10或者i-1.所谓的“1+1”就是让知识从舒适区进入学习区这个度的把握。
心理学界把人的学习分为三个区:第一个区叫舒适区。最远的区叫恐慌区。在舒适区和恐慌区之间有一个区叫学习区。学习区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脱离舒适区。真正会读书的人是永远找一些对自己有挑战的书来看。中国教育以考试为中心,诱导学生进入舒适区。学霸在舒适区待久了,反而对获取新知没有那么强的欲望。这就导致工作后往往没多大成就。什么叫高分低能?根源就在于上面这个原因。
什么是低分高能呢?来看看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扎克伯格每年给自己定一个任务。
2010年学中文
2011年只吃自己亲手杀死的动物
2012年重新学习编程
2013年每天认识一个新朋友
2014年每天写一份便签感谢一个人
2015年每两周读一本新书
2016年自己做一个人工智能来做自己生活和工作的助手;全年跑365公里
我们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扎克伯格那类人,那么有没有在特定领域成为高手的方便法门呢?答案是让自己进入一个好的学习环境,被动地脱离舒适区进入学习区。
什么叫好的学习环境?
不是空调,WIFI畅通,是能够提供即时反馈的环境。而且每一个微小的动作都给一个即时的反馈。
贝尔实验室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这个实验室的年轻人问你问题你不能回避,必须回答。在一个非常小的范围内建立一个即时的反馈系统。
西方导师英文名是adviver,adviver有两层意思,一层是导师,作用是指导学习方向,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就是这个道理。另外一层意思是学习顾问,其作用在于对你的学习状态进行及时的反馈。例如美国有一个大学,他的历史学系有一个老师带领学生学习西方近代史。他的教学方法是带学生造一艘哥伦布当年航海的船。这在中国老师眼里简直就是浪费学生的时间,但人家是美国老师,人家的大脑知识结构和你不一样,甚至比你更先进。结果在一个学期内他们真的成功了而且学生的历史也是杠杠的。为什么呢?因为造一艘船是一个工程学。它有特定的目的,工程倒拆回来到每一个细节,都能给你即时反馈。
学习的本质就是脱离舒适。由此罗胖认定人类未来教育的模式会变成私塾状态,而不是在线教育,因为在线教育没办法给予及时反馈。师徒制的复兴是未来人类学习的一个总方向。我认同后者但不认同前者,在线其实也可以搭建一个即时反馈的私塾,美国在韩国建的松江新城里面的学校就是很好的例子。在松江新城的学校里,美国学生、韩国学生通过互联网可以突破地域的限制在同一个课堂进行学习
好了,意识、方法讲完了,下面得说说实践层面的工具了。
现代社会我们学习最常用的工具是什么?大多数人的答案:互联网。可能我的答案是行家+书本。
先来说说互联网。
任何一个工具都是有利又有弊的,互联网亦是如此。
美国作家尼古拉斯•卡尔在他的新书《浅薄》里有个观点——互联网正在使人变得越来越浅薄。互联网的出现对人类的学习构建了一种障碍,它甚至是在一点一点地摧毁我们这一代人深度思考的能力。
为什么这么说呢?这么说真的对吗?
要搞得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先要搞清楚互联网的信息结构。
原来我们看一本书,信息结构是作者愿意给你看的那个结构。而互联网有无穷丰富的层次。它叫超文本链接。这对于学习者接受者来说带来的麻烦就是你不断地要做选择,不断要做选什么的决策。大量互联网上的技术营销策略都是影响我们的决策。商业的力量还会不断快速你决策的速度。谷歌的收入90%源于广告。谷歌用户体验师:“谷歌的核心战略就是让用户快进快出。”决策在我们大脑里是由前额叶决定的,可前额叶不负责学习,只负责理性的选择。学习是由记忆,视觉那部分大脑区域来做出来的。学习其实就是不断把新的信息和我原来的信息结构做一种缝接,它是在编一个密不可分的网。
什么是信息?信息是比特,是一推碎的东西。
什么是知识?信息之间形成结构互相之间形成关联之后再进入我们的库存,那才叫知识。知识是一个生长出来带结构的东西。
科学家的脑子里的结构是这个学科各个分支上都有哪些人,这些人各自的江湖地位怎么样?参加过哪些学术会议?得过哪些奖?发表过哪篇论文?在他的领域里面,哪些人已经推动这个研究到了哪一步?任何新东西再出现,你让这个领域的科学家来看,他都会对接到原来的研究成果上来判断他靠谱不靠谱,是不是亲手去验证。
学习就是将新东西和自己原来的结构缝在一起。真正会看书的人其实是不藏书的,真正学习的高手家里没书,但是有笔记。例如钱钟书先生 每个星期去社科院图书馆借一大摞书然后第二个星期就还了。那他看的书都哪去了呢?答案是笔记本。笔记本是将书上的信息与自己正在生长出来的结构对接出来的产物。笔记本其实是一个人大脑的外挂。据说钱钟书光英语学习笔记就有140多本。现在我们不可能记那么多多笔记本,但是我们可以用云笔记,例如有道云笔记、印象笔记、为知笔记。在用网易云笔记在记笔记时可以运用麦肯锡的“空雨伞"原则,目的就是为了和这个知识形成一次互动。知识的学习是要不断和它进行互动的。
人类不仅创造了工具,工具反过来也在塑造人类。在人类文明史上出现一种新工具,它一定连接产生两个结果:第一个结果就是工具产生的便利性。第二个结果就是这个工具一定把原来的人类分成两大拨。第一波是躺在工具的便利性上睡大觉,去享受。第二拨人是带着这个工具产生的新可能去探索文明的新边疆。
“人类原来的区别仅仅体现为智商,可智商这个东西在人群当中是正态分布的。就是橄榄型,中部永远很大,两头很小。智商高和智商极低的人其实都非常少。可是认知这个东西就不一样,它是幂律分布,只有极少的人能够达到认知的高层。”因为认知是学习得来的,你通过不断地练习,不断获得正确的反馈,然后你的认知是不断地蹿高,而把绝大部分人留在身后。而在认知上高手和低手的差别那就是判若云泥。。。”而你到底要做哪种人,就看自己的选择了。
所以与其说“互联网正在使人变得越来越浅薄”不如说是人类在面对互联网这个新工具的时候,让自己堕落地浅薄。
好了,说了这么多其实都是套路,都是理论层面的东西。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理论到底对不对,实践一下你就知道。
还是那句话——在这个梦想都快要被说烂的年代,最难的其实是坚持。
同理,在这个学习方法都要被说烂的年代,最难的其实也是坚持。
勿忘初心,一以贯之!
更多学习方面的道法术,欢迎关注本人微信公号交流:敏嗲嗲(xuxuemin1208)
一个励志做个不一样的法律人的法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