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我就要”“讨厌”,宝宝两岁以后,明显没有小时候听话了。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那一次我像往常一样将垃圾交给她,让她帮忙丢进垃圾桶。结果宝宝走到垃圾桶又将垃圾带回来放到我的手里说:“妈妈去丢。”我很吃惊,这是第一次宝宝开始拒绝我。我以为她小小年纪已经学会偷懒了。后来的日子里,随着她越来越多的“不要”和“就要”,一度让我觉得带孩子好难,直到收到《抓狂的两三岁》这本书,我才发现,原来是宝宝开始有了自己的需求,有了自我意识。
当孩子两三岁时会进入“固执阶段”,是孩子身心发展的过渡阶段。主要呈现违拗,固执,顽固,任性,反叛,贬低和专制/妒忌七大特征。主要表现为孩子不再像小时候那样乖乖听话,甚至故意跟家长对着来,或者莫名地粘人或大哭。这些是由于家长的需求和孩子的需求引起的冲突导致的。
面对孩子的吵闹,家长一般有三类回应。
常见的是家长提高嗓门吼或者打骂孩子,这种回应往往会让冲突升级,也会给孩子起到负面示范,甚至会使孩子产生不同的心理问题,影响亲子关系。有的家长面对孩子的吵闹,会不设限地顺着孩子,使得孩子无法无天。还有的家长嘴上答应了孩子的要求,却在行动上有所敷衍。这些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冲突。
面对冲突,我们首先要先预防
方法一,艺术的提要求。当我们希望孩子来做一件事情时,我们可以向宝宝描述情景吸引宝宝来到情境中。也可以通过提问问题的方式来让宝宝做一些我们希望孩子做的事情。或者,我们以寻求帮助的方式来让孩子帮忙做某件事情,而面对每天都需要进行的洗手洗脸环节,家长们直接行动到达的效果会更好一些。
方法二,赋能五法,相信孩子的动手能力。
在不涉及原则和安全健康地情况下,尽量地顺从孩子,避免控制孩子,适当地满足孩子的需求。
当孩子的行为与我们要求不一致时,我们不能抱着“我说了算”这样的念头一味地压制孩子,要尽量地给孩子提供选择,让孩子拥有决策权和主动权,为孩子提供自我服务和服务他人的机会。
方法三,每天花点时间专心地陪孩子。这样不仅可以有效的避免冲突,还可以给孩子带来足够的安全感。
方法四,借助闹钟等第三助手帮助孩子设置时间限制,可以有效的避免冲突,同时可以帮助孩子养成自律的好习惯。
当频繁地出现冲突时,家长可以破例满足孩子的要求,缓解孩子的压力。
但是在生活中,我们很难时时提前预防孩子吵闹,当孩子吵闹时,我们又该怎么做才能有效地帮助孩子呢?本书《抓狂两三岁》中又为我们提供十二种方法,强烈推荐各位宝妈们入手本书,让我们轻松带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