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解决咨询师认为,每一个同意进行会谈的来访者,都有一个重要的理由,这个理由便是咨询师要去发现的。有时,来访者的“重要理由”在一开始与转介者“最希望的”还会不一致。咨询师要做的,就是时刻记得尽管来访者并没有主动要求来咨询,然而他还是来到了这里。
如果咨询师询问来访者最希望谈话之后有什么收获,来访者说是别人要求他来的,这时可以询问是什么让你同意来咨询的?来访者说他认为这对我有好处,可以让我更好地管理我的疼痛,咨询师可以如此说:如果能更好地管理疼痛,我猜这会对你也是有好益的,而不仅仅是医生希望的,对吗?通过这样的对话,把对方希望的结果与来访者本人的关系联系在一起,让来访者意识到这样做而导致的结果,不仅是要求他来咨询的人希望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对他本人有益,这样便于得到来访者的认同,以便建立共同话题。
案例:
咨:我们谈话之后你最希望获得什么?
来:没有什么。是社区要求我必须要来的。
咨:但你还是来了。是什么决定让你来的呢?
来:他们说我别无选择,如果我想要把孩子接回来,就必须要来咨询。
咨:把孩子接回来,这也是你想要的结果,对吗?(注意这句)
来:当然。(获得认同,找到共同的目的)
咨:那么,只是来这里咨询,他们就一定会让你把孩子接走吗?还是除了这个之外,他们还需要看到你的一些变化?(启发式问句)
来:他们说有好多事需要我做。他们要求我戒酒、管理我的情绪,对孩子始终如一,等等。
咨:所以,他们认为除非你做到了这些改变,否则他们不会让你把孩子接走,对吗?
来:是的。但我认为我现在就可以把孩子接回来,我已经没事了。
咨:嗯,这似乎很困难。能否回答我,你相信他们吗?他们只是这样说说,还是真的会按照他们说的那样做,必须要见到你的一些改变?
来:我的律师说他们是认真的。
咨:所以,就算是你并不认为你需要这样子做和改变,你认为他们需要看到一些什么样的迹象,你才会有机会得到你想得到的,把孩子接回来?
来:估计首先是戒酒吧,他们肯定希望看到我能准时去寄养所,而且没有满身酒气。
。。。。。。
接下来,咨询师便可以基于这个场景继续构建还需要哪些改变:
咨:那么,就算你觉得没有必要,但是为了把孩子接回来,你是否准备要这样做呢?
如果来访者的回答是肯定的,咨询师便可以继续针对这个决定予以回应,继续会谈。咨询师必须时刻记得,对来访者来讲最重要的是把孩子接回来,回那些诸多的要改变的行为,只是为了达到这个结果的一种方式。
阅读《焦点解决短程心理治疗,100个关键点与技巧》。